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古代名人名篇修齐治平对偶名言警句(第15辑,连载100期)

zooyong4周前 (08-19)知识文章6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庄子·渔父》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易经·系辞下》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曲礼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伤气败军,曲谋败国。——《尉缭子·兵教下》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诗·大雅·函民》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避其锐气,击其情归。——《孙子兵法·军争》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____《荀子·非十二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淮南子·人间训》

■为善勿怠,去恶勿疑。——《薛文清公从政录》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____《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五代史·王彦章传》

■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七十列传·日者列传》

相关文章

10首绝美春天诗词,如诗如画,令人叹为观止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春风和煦,花团锦簇,芬芳醉人,满眼新绿,郁郁葱葱。春天的美,俯拾皆是,但尤爱诗词里如画的春。 01 春...

燕昭王招贤是怎么回事?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燕昭王是个贤明的君主,他算是受任于临危之际,在关键时候能够将燕国复兴,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便在时代的...

每天解释一个典故——“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典故详细解释“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典出东汉陈蕃礼待徐孺子的历史佳话,其核心情节如下:1. 人物背景:两位名士的相遇徐孺子(名稚,字孺子)是东汉豫章郡南昌县(今江西南昌)人,出身贫寒但德行高洁...

《世说新语》之德行第一 道德、品行

德行第一 道德、品行1. 陈仲举言为士则【1】,行为世范,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3】,至,便问徐孺子所在【4】,欲先看之【5】。主簿白【6】:“群情欲府君先入廨【7】。”陈曰:“...

国史家乘关于中华人杰汉高士徐孺子记载史料汇编 徐觉之(1997年)

范晔《后汉书·徐穉传》:"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 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穉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