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王昌龄《采莲曲》赏析(《采莲曲》[唐]王昌龄)

zooyong2个月前 (07-28)知识文章11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清代李渔在《芙蕖》一文中说:“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可知荷花供人观赏时间之长,因而采莲异于一般的农事收获,因其在绿荷粉莲丛中进行而充满诗情画意。王昌龄的七绝《采莲曲》,以其俊赏审美能力,非凡的表现技巧,描绘姑娘们荷塘采莲的一个小景,给人们以清新艳美的艺术享受。品读开头两句,便叫人拍案称绝。姑娘们在荷塘里采莲,荷叶与罗裙一色,芙蓉共粉脸并艳。这些姑娘们也真会打扮自己,她们置身于绿叶鲜花丛中,跟环境的色彩是何等和谐啊。强烈的对比色彩固然鲜艳夺目,然而色彩的和谐熨贴更能给人们怡然舒心的享受。“一色裁”的“裁”字,简直使人感到配之甚宜,巧夺天工。“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更是妙笔生花。此句是写人还是写花?委实难分。世界上有许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若再作些点缀衬托,便更加增姿添色。莲花,姑娘的脸蛋,都是很美的。在这诗句中,粉莲因靠香腮而分外娇姿欲滴,香腮因近粉莲而倍加艳丽生辉。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融和成人花合一的艺术境界。“乱入池中看不见”,便是这境界的概括。上述诗句还只是以其画面的色彩可目于人,加上“闻歌始觉有人来”,便声色俱佳了。读之如听到甜甜的歌喉,似看到收获的欢乐。人的活动,给荷塘带来了生气,增添了灵秀。

在结构上,这首诗用的是倒叙方法。按照思路,当从第三句开始,诗人来到满是荷花的荡边,只见“接天莲叶无穷碧”,听到歌声,才见采莲人已缓移轻舟,由远而近。定睛细看,嗨,这才发现了开篇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诗人将这一发现,用特写镜头冠于篇首,是乐章上的重音,是感情上的强调,目的是让人看个满足,赏个尽兴。

相关文章

书法高手都是这么临帖,效率惊人,针对性极强

大家好这里是头条号我在黄山啊,努力打造全网最接地气儿书法学习频道,让我们一起学习书法,玩书法。关于临帖,许多人有疑惑,大家都是对着帖临摹,为何他临摹的神采飞扬,我临摹的暮气沉沉,没有生气?这到底差在哪...

每日一读:《世说新语》陈仲举言为士则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陈仲举:陈蕃...

世说新语:陈仲举——德行楷模,以礼待人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吾之礼贤,有何不可!”【译文】东汉时期的名...

《世说新语》之德行第一 道德、品行

德行第一 道德、品行1. 陈仲举言为士则【1】,行为世范,登车揽辔【2】,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3】,至,便问徐孺子所在【4】,欲先看之【5】。主簿白【6】:“群情欲府君先入廨【7】。”陈曰:“...

古床趣闻:我只是一张床,不想承受太多!

人生在世,半世在床。提起床榻故事,那可是多得很。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古床,来聊聊古代的床榻趣闻。以下,是三张当事床的自述: 我是楚庄王的床,但被他的马给睡了我的主人,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一鸣...

节气 | 白露:燕归又来雁

白09.072021露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秋天的时节就要到了。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