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词牌名,你知道多少?(二十种常见词牌名及特点)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全脱离了音乐的束缚,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词牌名也便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古代的词牌名数量众多,多达一千多种,它们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词牌名及其简要介绍:
常见的词牌名
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长相思: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苏幕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永遇乐:词牌名,取自“永遇”之意,即永远欢乐、永远安宁。
虞美人:词牌名,来源于项羽的宠姬虞美人。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等。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以和凝词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词牌名的分类
词牌名按照不同的来源,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
已有固定曲子,只负责填词:这类词牌名有现成的曲调,词人只需按照曲调填词即可。如卜算子、蝶恋花、西江月、菩萨蛮等。
词牌名来源于作品当中的某个词语:这类词牌名是从某一首词中摘取出来的词语或句子作为词牌名。如梦令、忆江南、念奴娇等。
词牌名和词的题目相同:这类词牌名本身就蕴含了所要咏怀的事物,因此不需要另拟题目。如踏歌词、舞马词、渔歌子、浪淘沙等。
词牌名的字数分类
词牌名还可以根据字数进行分类,通常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小令:少于59字的词牌,如捣练子、渔歌子、忆江南等。
中调:59至90字的词牌,如江城子、青玉案等。
长调:多于90字的词牌,如水龙吟、雨霖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