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裴松之为什么不给《出师表》“躬耕于南阳”做注释?

zooyong14小时前知识文章3

南朝宋时,宋文帝因陈寿《三国志》过于简短,于是在元嘉十五年(438年)命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这就是裴注《三国志》的由来。其中裴松之引用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给《三国志—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做注释,“襄阳说”据此认为诸葛亮躬耕地是今天的“古隆中”。

一、裴松之《三国志》注释类型

这一点,裴松在他在《上三国志注表》说话很清楚:

1、补阙:如引《后出师表》补充诸葛亮二次北伐前的局势。

2、备异和论辩:如引《出师表》否定《魏略》毛遂自荐。

3、惩妄,即对陈寿评价的看法。

二、“号曰隆中”属于哪种类型呢?

“号曰隆中”显然不是惩戒,因为不涉及评价,也是不是补阙,因为“躬耕龙陇亩”的地点“南阳”《三国志》引《出师表》已有交待。所以“号曰隆中”只能是备异,但是裴松之没有表明态度,所以不是论辩。

三、裴松之如何评价习凿齿的?

裴松之给《三国志·魏书· 二十八》作注时对《汉晋春秋》的记载评论到“臣松之以为如此言之类,皆前史所不载,而犹出习氏。且制言法体不似於昔,疑悉凿齿所自造者也”,给《三国志—董允传》做注时,引用《襄阳记》的记载后,又说到与《汉晋春秋》说法不同:“此二书俱出习氏而不同若此……以此疑习氏之言为不审也”。

四、裴松之为何不给“躬耕于南阳”做注释?

很明显,“南阳”在当时是不存在歧义的,如果躬耕地在今天的襄阳、“隆中”,裴松之应该注释为“襄阳郡(古)隆中”,可是他为什么不注释?南朝宋南阳比今天的南阳还小,往南是新野郡,再往南是管辖今天襄阳以及“古隆中”的襄阳郡。

五、教科书应该如何注释“躬耕于南阳”?

既然古人没有给“躬耕于南阳”做注释,我们为什么要做注释?陈寿、习凿齿、裴松给“南阳”做“注释”了吗?不注释我们就看不懂《出师表》了吗?注释都是正确的吗?我们来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注释。

1、2003年:南阳,郡名,今湖北(襄樊)襄阳一带。我们想问人民教育出版社,45000平方公里的南阳郡能在685平方公里的南郡襄阳一带吗?

2、2004年:南阳,地名,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东汉时属南阳郡。不说别的,“古隆中”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襄阳郡后还能属南阳郡吗?东汉到建安十三年( 208年)灭亡了吗?另外,隐居是“躬耕”吗?

3、大概2012年注释为“邓县隆中”,这是要篡改《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吗?

4、2019年说“东汉郡名,辖境包括今河南南部和和湖北北部一带,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同时引《三国演义》说“隆中一说在今襄阳,一说在今南阳”。这里又把隐居地冒充躬耕地了,同时把历史和演义混在一起了,人教社是有意为之还是?

请问“襄阳说”:人教社“注释”对吗?“注释”是诸葛亮躬耕地的“权威结论”吗?

最后问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襄阳说”,《出师表》会不会被改为“臣本布衣,躬耕于襄阳”并出现在教科书上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襄阳麦子熟了@江南的九@中正2021@华中谭老师@向往飞天舞@趣说春秋@隆中山下一村夫@孔见之明

相关文章

45句赏花诗词,最适合春天发朋友圈!

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2、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

春天到了,39首描写春天的经典诗词,一起欣赏!

首先感谢小伙伴的阅读,欢迎大家进行点赞、关注、收藏。小编在此也祝大家日进斗金、财源滚滚。1. 哟,这春天诗词,读着读着,感觉自己也成诗人了!2. 39首春诗,每一首都想唱出来,太上瘾了!3. 春天的诗...

诗情画意:正是山花烂漫时。关于春景的经典古诗词集

诗情画意:正是山花烂漫时。关于春天的经典古诗词集锦小一时空 2025年03月07日 10:56杜鹃花,拍于20190224杜鹃花,拍于20190224杜鹃花,拍于20190224(杜鹃花:小一时空摄)...

60句桃花古诗词,惊艳了整个春天

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艳如少女,在诗人们眼中,桃花惊艳了整个春天!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

10首樱花绝美诗词,岁岁樱花树树春,惊艳了整个春天

—【01】—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五代·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樱花落时,阶前月色愈发清寒。绣帘半卷,熏笼余...

唐诗300首.123.凉州词(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黄昏时分变成阴雨连绵,燕儿在阴沉沉的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