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那个“不扫一室,却要扫清天下”的少年,他是卖弄还是胸怀大志?

zooyong3个月前 (07-01)知识文章25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有些懒散的有志青年,没有及时整理房间的好习惯,那你与陈蕃搭上关系,一定是被老师或长辈提着耳朵教育“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东汉时期名臣,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少年时便有大志,师从于胡广。被举为孝廉,历郎中、豫州别驾从事、议郎、乐安太守。延熹八年(165年),升太尉,任内多次谏诤时事,再免。灵帝即位,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事败而死。


《世说新语》:“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蕃十五岁时,曾住一室无事可做,而室内外十分肮脏,父亲的朋友同郡薛勤来看他,对陈蕃说:“小子,为什么不打扫干净迎接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在世,应当扫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顾自己的一室呢?”薛勤知道他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因而非常赞赏他。

陈蕃就任豫章太守之后,先不去查看自己的办公室和宿舍,而要像周武王席不暇暖拜访商容一样,急匆匆拜访徐孺子(成语“席不暇暖”)。为了体现对徐孺子的尊重,陈蕃为徐孺子设置了一张专用的床榻,他来就将这张“专座”放下来供他坐,他走再将“专座”悬挂起来,别人不能染指。

《后汉书·陈蕃传》记载,陈蕃就任乐安太守时,对周璆也设置了这样的“专座”。后来对于高规格的接待客人形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叫“下榻”。

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陈蕃式”的人物,只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不愿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从具体的看起来琐细的小事做起,这种人往往到头来一事无成,懊悔不已!因此,他们认为:任何崇高的理想,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的去实现,好高骛远还是不可取的。

但也有人认为:大丈夫立世,就应该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前行,而不应该为生活琐事所劳累,计较于细枝末节,就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所认为的重要的事情上!

我们是应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还是要“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相关文章

中韩互译在线翻译器哪个好用?这款翻译利器值得一看

终身学习的时代,只学一门外语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了。现在很多人学习韩语,不仅是兴趣爱好,也是一部分人的工作需要,比如幕后翻译工作者。中韩文互译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中韩互译在线翻译器什么好...

苏轼很著名的三首“民歌体”小诗,背后藏一段200年前的爱情故事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给大家分享大文豪苏轼改变民歌写下的三首清新脱俗的小诗。这三首诗渊源来自浙江附近的民歌,而民歌又来自于五代十国年间一个温柔美丽的爱...

陌上花开处,最忆是初恋

周末整理“传家宝”,惊喜地发现了一本发黄的笔记本。打开一看,正是我找寻已久、自认为失而不得的“古董”。细细阅读,久违了的两个字跃然纸上——“初恋”!原来“你”还在这里……记忆的阀门一下打开,往事历历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路人:老人家,这牛是你家的吗?老人家:借的路人:在那借的。老人家:陶家路人:这地是你家的吗?老人家:租的。路人:在那租的 老人家:陶家。路人:这打的粮食是你的吧老人家:要交租路人:交给谁 老人家:陶家...

五年级下册古诗《凉州词》文本

凉州词[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心思想】《凉州词》这首诗描写边塞的荒凉,表达了戍边士兵久久不得返乡的哀怨乡情。【注释】凉州: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最美古诗词100首《凉州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是一首边塞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如凉州、伊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