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李煜和苏轼各写下首《蝶恋花》,都有千古名句,到底谁更有水平?

zooyong2个月前 (07-05)知识文章17

说苏轼是宋词一哥,想来持不同意见的人应该不会太多。苏轼写词能婉约、能豪放,在两宋文人中,论单篇实力辛弃疾、李清照等人或许有些作品能与之相媲美,但论整体实力,他们都是难与苏轼相比的。

而放眼千年文坛,如果硬要找出词作整体实力能与苏轼相比较的,个人觉得唐宋之间的一个牛人或许可以拿来一说,他就是李煜。

作为一位君王,李煜是失败的;作为一个词人,李煜是个“神话”。李煜存世的词作,一共只有30余首,但其中的名句数量却非一般文人所能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一句都拿出来都是绝对的经典。

一个是词中之帝,一个是宋词一哥,李煜和苏轼在同一个词牌下,就同一意象写词,谁更有水平呢?本期笔者就来和大家说两首经典《蝶恋花》:

我们先来说李煜的词。李煜这首词是夜里散步,一时有感而发写下的。词的上阕,先由“信步”开篇,词人信步走在池水岸边,看着清明过后的暮春之景,心中一片伤感。此时,天空飘来数点雨细雨,朦胧薄云淡月来去飘动。在这上阕中,最有意思是一个“闲”字,明明是心中愁苦,伤春惜时,却用闲字来形容自己的状态,很显然他并不是真的闲,而是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不得不闲。

词的下阕,李煜发明了一个经典意象:秋千佳人笑。词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荡秋千的声音,伴着阵阵轻轻的笑声。这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平静,也让词人心中千头万绪。她笑得那么开心,可是自己却一片痴心无处寄托。最后的落笔,词人的感情升华,“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只轻轻一笔,就让之前所有的写景、叙事都成了情语,高明!

自李煜发明了“秋千佳人笑”这一意象后,后世不少文人都有过模仿,但仿出水平的却不多,直到100多年后,苏轼模仿出了这首《蝶恋花.春景》。论名气,苏轼这首词确实胜过李煜。但大家仔细品读其中“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一句,显然是模仿李煜词。而整首词的意境,也相差无几。

苏轼词的上阕,也是写暮春之景,引入了花、燕、杏、柳等多个意象,比起李煜词似乎更加丰富一些。但显然并没有李煜的“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凄美。苏轼词更直率,而李煜词更具婉约之美。

苏轼词的下阕,同样是秋千佳人笑,李煜是“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苏轼则直接是“墙里佳人笑”,个人觉得论意境之美,苏轼也差一点点。

那么苏轼词到底有何优点,能成为千古名作呢?原因就在于词中体现的乐观和豁达,以及理趣。李煜词是纯写景抒情,而苏轼词的内核显然超越了这一点。同一个意象,他能提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得出“多情却被无情恼”这样的思考,这是李煜没有无法做到的。

综上,就这两首词,客观地说各有优势,高下难分。论文采和意境本身,笔者认为李煜胜出。只说上阕写景部分,就远非一般词人所能及。李煜词通篇都在写“愁”,却并没有点破它,真正地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有情。论精神内核,则显然苏轼更胜一筹,其中的名句安慰了后世不少失意人。这样两首作品,大家更喜欢哪首呢?欢迎讨论。

相关文章

如何在网上找到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书籍,和文章内容来充实一下

如何在网上找到契合阅读习惯的书籍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找到契合自身阅读习惯的书籍,能大幅提升阅读体验。掌握以下方法,可助你精准定位心仪读物。明确阅读偏好: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喜好,是想通过阅读科幻小...

初中语文必背的85首古诗词及译文,每周看一遍,早早确立自己优势

初中语文必背的85首古诗词及译文,每周看一遍,早早确立自己优势!(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有完整版)...

《孔雀东南飞》是殉情的故事,焦仲卿爱过刘兰芝吗?

作者:阿赖耶识高中语文有一篇必读的文章《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他是优秀的民间故事。可是所有文学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真实的生活。(一)《孔雀东南飞》的历史背景那是那个年代...

《孔雀东南飞》:媳妇很完美,婆婆却不满意,原因何在?

在长诗《孔雀东南飞》中,兰芝与焦母的婆媳矛盾是整个悲剧的源起。站在我们的立场看,兰芝完全没毛病,她勤劳能干、知书达理、美丽善良、重情重义,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面对这样一个完美的媳妇,焦母仍然深...

《孔雀东南飞》为何被移出课本?流传千古的爱情充满了自私和背叛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叙事长诗,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壁”。曾经长期作为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在课本中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中学课本不断进行调整。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文...

《孔雀东南飞》:汉代婚恋悲剧的文化解读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它以紧凑的结构、完整的情节,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婚姻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前有一个小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