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赏析——爱上古诗词的言简意赅 语近情遥
序言
杜甫的《蜀相》以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完美诠释了古典诗歌"言简意赅、语近情遥"的艺术境界。这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追思,抒发了诗人对贤相良臣的敬仰和对自身抱负的感慨,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诗词全文
蜀相
唐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chéng xiàng cí táng hé chù xún?
锦官城外柏森森。
jǐn guān chéng wài bǎi sēn sēn。
映阶碧草自春色,
yìng jiē bì cǎo zì chūn sè,
隔叶黄鹂空好音。
gé yè huáng lí kōng hǎo yīn。
三顾频烦天下计,
sān gù pín fán tiān xià jì,
两朝开济老臣心。
liǎng cháo kāi jì lǎo chén xīn。
出师未捷身先死,
chū shī wèi jié shēn xiān sǐ,
长使英雄泪满襟。
cháng shǐ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译文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 锦官城外柏树郁郁葱葱。 映绿台阶的碧草空自展现春色, 隔叶鸣叫的黄鹂徒然发出美妙声音。
三顾茅庐商讨天下大计, 辅佐两朝开创基业老臣忠心。 出师尚未成功却先病逝, 永远让后世英雄泪湿衣襟。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柏森森"渲染肃穆氛围,"自春色"与"空好音"的"自"、"空"二字,含蓄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后四句叙事抒情,"三顾"写知遇之恩,"两朝"表忠贞之心,"出师"二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成为千古名句。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情景交融,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自身抱负的感慨完美结合。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小贴士
1. 蜀相:指诸葛亮,曾任蜀汉丞相
2.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3. 三顾: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4. 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君主
5. 出师:指诸葛亮北伐曹魏
6. 此诗作于760年,杜甫初到成都时
7. "出师未捷身先死"成为咏诸葛亮的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