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经典的两首秋思,写尽千年的思念
#我在岛屿读书#以下两首关于“秋思”的诗词堪称史上经典,将千年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创作背景:
马致远生活在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的仕途也极为坎坷。他长期漂泊在外,历经生活的种种磨难,这首小令便是在他羁旅漂泊的过程中创作的,是其内心深处对故乡、对安定生活的深切思念与渴望的写照。
赏析:
意象组合的精妙:小令开篇连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简单罗列,实则精心选取且巧妙组合。枯藤缠绕着老树,昏鸦栖息其上,勾勒出一幅萧瑟、荒凉的秋日傍晚景象;小桥流水人家则呈现出一片温馨、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与前面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古道上西风劲吹,瘦马驮着游子缓缓前行,进一步强化了漂泊的孤寂感。通过这种对比鲜明的意象组合,营造出一种极为强烈的孤寂、凄凉氛围,为下文抒发断肠般的思念之情做铺垫。
情感的浓烈表达:“夕阳西下”点明了时间,在这日暮时分,本应是家人团聚之时,然而“断肠人在天涯”,主人公却漂泊在遥远的天涯海角,远离家乡和亲人,内心的思念之情犹如断肠般痛苦。短短几句,便将游子在秋日里的思乡之苦、漂泊之愁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真切感受到那种身处异乡、举目无亲的孤独与惆怅,可谓写尽了羁旅之人的千年思念。
《秋思》——张籍
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复信写好又撕开,复信写好又撕开,复信写好又撕开。
创作背景:
张籍是唐代诗人,当时他客居洛阳,远离家乡和亲人。秋风起时,往往会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张籍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情境下,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以秋风起兴,触动情思:诗的开篇“洛阳城里见秋风”,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地点和时节。秋风是秋天的象征,也是引发人们思乡之情的常见意象。在洛阳城里见到秋风,一下子就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弦,让他涌起了千般思绪、万般话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是“欲说还休”,这种欲言又止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复杂而纠结的情感。
细节描写传情:“复信写好又撕开”这一细节描写极为精妙。诗人想给家乡的亲人写信,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可当写好信后,又觉得自己的话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情感,或者担心自己的言语会让亲人担忧,于是又将信撕开重写。这个反复的动作,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这种思念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的无奈,将思念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样写尽了游子对家乡千年不变的思念。
这两首“秋思”作品,虽篇幅短小,但都凭借着独特的意象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等,成为了史上经典的描写思念之情的佳作,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