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梅花组诗及其品赏(红梅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天津红叶书院
红叶梅花组诗
梅花二首
彭黎明
一
女字盘姿千岁梅,
雕花缀玉应时开。
枝头有韵着吉色,
五瓣怀福祝寿来。
二
耄耋之年眼不差,
朝夕有幸看梅花。
心存逸韵有情处,
花落生肥养幼芽。
写梅二首
刘新宗
一
北窗所见
北窗何所见,丑石栖双鸟。
石畔横梅枝,花疏虬枝老。
观此若有悟,石下生青草。
二
梅花小鸟
老翁老妪无拘管,
携酒徜徉寒梅间。
风撼苔枝意不动,
白云去留心与闲。
梅 花
贾錫信
夜访梅花踏月归,
清馨淡雅露沾衣。
为君再寄相思梦,
满纸寒香带墨飞!
手 帕
袁丽娟
方坛一隅瘦梅栽,
切盼佳人踏雪来。
知己缘于同月色,
东风芳信笑颜开。
咏 梅
布丁
寒艳凝香一点俏,
化成蝶舞添冬闹。
浓淡任由冰雪浇,
唤起东风灵鹊报。
读梅花
雅 娴
春风若解梅花苦,
吹上枝头不见痕。
莫负空山颜色好,
垂鞭玩雪最销魂。
梅
郑好
轻着胭脂亦动人,
旁逸斜出呈清新。
报春何须华彩色,
疏影暗香蕴诗魂。
绿 萼
王连芝
窗前绿萼影横斜,
保利春风到我家。
西抹东涂挥不去,
暗香浮动总梅花。
友 梅
李兰芳
明月前缘洁净身,
何因寂寞远凡尘。
常邀冰雪孤山梦,
直把梅花作故人。
问 梅
曹式凤
谁道梅花凛愈欢,
迎风斗雪绽骄颜。
为何偏向孤山去?
一任芳香入梦寒。
腊 梅
姜保坤
岭上不知寒,山高天外天。
梵音风里悟,宿愿雪中圆。
淡看千云舞,轻依一石眠。
尘香枯草动,零落化春烟。
咏梅诗品赏:
彭黎明先生:
咏梅组诗,水平上乘,看来是用心费力写的。作诗,意象要新,有新的意趣,让读者眼前一亮,就成功了。
我的咏梅诗第一首,第一句"女字盘姿千岁梅”中的"女字盘姿",是对梅花写意画的审美。在欣赏梅花时,可以看到梅枝树枝干成"女"字,有女子盘坐姿韵,很美。此句新奇,古来咏梅诗绝无仅有,是我的独创也。"女字盘姿千岁梅”诗句,不仅是新奇,其意象的文化内涵之深厚,足可写篇大文,尚请方家读者仔细品味也。
人们赏梅,往往只赞叹花美,忽略欣赏其枝干横斜有致之风韵和骨气。作为诗人,当有诗眼慧心,才出新奇的诗句,发人之未言。我的此句诗,让画梅大家一看,会引为知心,甚而拍案也。
王士平:
这组梅花诗,在三位前辈的引领下写出了水平,更主要的是写出了梅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可以说是“红叶”的真正精神,大有“再露寒冬应冷时,笑看云翮雪落迟。鱼沉雁断西风度,自有寒梅冷不知”的感觉。尤其是曹式凤的《问梅》诗问得好:“谁道梅花凛愈欢,迎风斗雪绽骄颜。”这里,作者没用形容美丽容貌的“娇颜”一词,而是把“娇”字改成了骄傲的“骄”,这一改,改出了“不与百花争春夏,笑傲冬风还有谁。”的气势。郑好的《梅》诗中“报春何须华彩色,疏影暗香蕴诗魂。”又像是在回答《问梅》中的那一问。
这一组“梅花诗”确有古诗的味道,就像清·赵翼在《原诗》中说的:“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看到这组梅花诗,感觉这就是探索,也是创新,更是新诗创作的一种途径。
投稿专用信箱:hongye_zazhi2020@163.com
欢迎关注 欢迎投稿 发表即赠样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