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AI 做出来的歌真的很好听,而且还有归属权 || 音乐爱好者必看!
你好,我是柳言。
今天分享一个我认为目前最好用的 AI 音乐软件。
它就是昆仑万维近日推出的最新模型 Mureka V7,自 3 月底 Mureka O1 模型与 Mureka V6 模型发布以来,已收获全球近 300 万新增注册用户的广泛好评,此次新模型的发布备受瞩目。
一起看看效果吧!
三大核心功能
打开官网(https://www.mureka.cn/),蓝白配色的界面一目了然。
左侧三个功能区清晰划分:歌曲创作、纯音乐生成、音频编辑,即使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1、歌曲创作:两种模式覆盖不同需求
简单模式:输入文本即可生成完整歌曲。
输入 "一首充满真挚情感的歌曲,表达深深思念某人的心情",选择流行风格,30 秒后生成《深深的思念》。
因为平台不支持文章里面单独上传音频,所以没办法听效果,需要听音乐效果的只能去我的公众号听。
高级模式:支持上传参考曲、自定义歌手声线。
参考歌曲可以自己上传,也可以使用系统内置的,比如我使用《西海情歌》作为参考歌曲。
自定义歌手也可以上传音频或者使用系统自带的,我选择系统自带的“林海”,看看创作效果。
歌词我是用豆包写的。
不到 30 秒就生成了两首歌。
咱虽然在音乐方面是业余的,没办法给出专业的评判,但是歌曲听起来真的不错。
2、纯音乐生成
纯音乐生成功能也有简单和高级两种模式。
而且包括很多使用场景,比如 Vlog,电影/动画、广播、广告/品牌等。
以 vlog 场景为例,输入:欢快的尤克里里旋律配以轻柔的钢琴,适合生活方式和烹饪视频博客。
效果也非常好,文章里上传不了很遗憾。
3、音频编辑
生成的音乐支持局部编辑、延长、乐器分轨、裁剪。
这一步就不给大家演示了,没有积分了,哈哈哈。
此次一同发布的全新音频模型 Mureka TTS V1,支持 Voice Design 音色设计能力,这一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音色获取方式。
过去,用户只能通过现有音色库实现音色克隆,或使用已存在的音色形式,而现在,无论想要真实人物、虚拟人物还是配音角色的音色,都可通过文本输入想要的语音特征轻松获得。
测试输入 "25 岁女性,略带沙哑的烟嗓,读诗时语速缓慢",生成的声音不仅匹配描述,连换气频率都接近真人朗诵状态。
这项功能对创作者来说尤其友好,无需录音设备就能生成专属配音,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声音不好听,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配音和别人重复。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 Mureka V7 就是一座 “24 小时不打烊的私人录音棚”。
以往制作一首歌,创作者需历经写词、作曲、编曲、约棚、混音等一系列繁杂流程,而如今借助 Mureka V7,用户仅需输入歌词,或者选择风格、主题,轻点 “生成” 按钮,短短两分钟,一首完整且能即刻分享给好友的音乐作品便会诞生。
这种从灵感到成品的高效转化,极大提升了创作效率,更是实现了音乐品质的质的飞跃。
为什么 V7 能有这么大的突破?核心在于其搭载的 MusiCoT(音乐思维链)技术。
传统 AI 写歌像盲人摸象:每次生成一小节旋律,虽保证局部流畅,却无法把控整体结构。
就像用拼字游戏写小说,段落通顺但故事散乱。
而 MusiCoT 技术模拟人类创作逻辑:先画蓝图,再填细节。
这种 "先整体后局部" 的创作方式,让 V7 生成的音乐有了真正的 "起承转合"。
目前 Mureka V7 已正式上线,价格方面还可以,一首歌几毛钱。
仔细看这里面的权益,AI 生成的歌曲、语音也有权属了!
对音乐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试试。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你学废了吗?
如果觉得这篇有用,点赞收藏走一波,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