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草书贺知章的诗,咏柳、回乡偶书、采莲曲、送人之军、题袁氏别业

zooyong2个月前 (07-28)知识文章21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浙江杭州萧山人,初唐诗人、书法家。他一生好酒,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为人豁达,结交广泛,不仅仕途顺利,而且很长寿,享年86岁。盛唐时期有名的“饮中八仙”、“吴中四士”、“仙宗十友”里都有他。

《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作者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回乡偶书o其一》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o其二》原文: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两首《回乡偶书》是贺知章辞官告老回乡至浙江萧山后所作,此时他已八十六岁,算起来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年,再次看到家乡的山山水水,听到熟悉的乡音和天真儿童的询问,从而感慨人生易老,世事之沧桑。

《采莲曲》原文: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古代有许多的诗人都写过《采莲曲》这首同名诗,比较有名的有贺知章、李白、白居易、陆游、王勃等。贺知章在告老还乡后,住在了会稽山,眼望巍峨山峰、湖水泛波,他并没有因为春天的离去而叹息,而是去欣赏更为美好的夏日,此诗表达了作者离职后的乐观心态。

《送人之军》原文: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此诗写于唐朝玄宗时期(737年),当时大唐与吐蕃国交战,诗人送友赴前线。诗文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担忧之情,同时也希望戍边勇士们能像长城一样确保国家安全。

《题袁氏别业》原文: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诗人随性游玩至袁家别业,与主家也不相识,因为迷恋此处风景,索性就停了下来饮酒赏景。此诗展现了诗人好酒且潇洒坦荡的性情。

相关文章

你最近在看的一本小说是什么名字?

嘿,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闲暇时光里,一头扎进一本精彩的小说世界,仿佛自己也成了书中的主角,跟着剧情起起伏伏。当有人突然问你:“你最近在看的一本小说是什么名字?”这问题就像打开了话匣子...

春将尽,莫负春光,十首唯美的惜春诗词,珍惜每个浪漫诗意的春天

春天,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画卷,处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和无尽的生机。春风轻拂,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吹开了娇艳的花朵,让大地仿佛披上了五彩斑斓的盛装;春雨淅淅沥沥,滋润着世间万物,那嫩绿的新芽在雨水...

10首樱花绝美诗词,岁岁樱花树树春,惊艳了整个春天

—【01】—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五代·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樱花落时,阶前月色愈发清寒。绣帘半卷,熏笼余...

收藏!统编语文教材1-6年级112首古诗词来了

经典一刻统编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囊括了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大量诗文。这使孩子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112首古诗词,赶紧收藏转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

古诗文背诵,小初高333篇完整版,提前让孩子背熟悉,考试不愁

右上角点击关注,防止丢失,每日更新左上角点“头像”更多实用内容古诗文背诵,小初高333篇完整版,提前让孩子背熟悉,考试不愁。这份秘籍包含《小学生必背古诗129首》、《初中必背古诗文136首》、《高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