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唐诗三百首》中最经典的10首七言律诗,每首都有千古名句

zooyong2个月前 (07-26)知识文章9


1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背景】 公元767年的秋天,杜甫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远眺萧瑟的秋江,想到自己身世飘零,百感交集。

【大意】 时值深秋,猿猴的啼叫夹杂在强劲的秋风中,愈发显得凄厉感伤,水清沙白的河洲上,只有鸟儿在不停地盘旋。 远望群山,无边无际的树木,树叶纷纷飘落,俯视长江,奔腾不息,滚滚而来。

常年漂泊他乡,令人愁绪满怀,老年多病,孤苦无依,今日在秋风中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世事艰难,沧桑苦恨,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壮志难酬,却因为身体原因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简析】 诗人将自己的人生境遇、内心感受融于秋江萧瑟之景中,抒发出诗人对无法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遗憾之情,也为长江注入了浓郁的家国情怀。

2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背景】 崔颢还乡途中逗留武昌,登临黄鹤楼,望着眼前的景色,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创作这首满怀乡愁的千古佳作。

【大意】 黄鹤楼昔日的仙人,已经驾鹤而去,杳无踪迹,只有一座空荡荡的楼阁矗立在此。飞走的黄鹤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百年来,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

阳光下的汉阳,绿树掩映,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郁郁葱葱。夜幕降临,江面一派暮霭沉沉,哪里才是我的家乡?在苍茫的暮色之中,更让人心生烦忧。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黄鹤楼远眺的美景,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被后人推崇为咏黄鹤楼的绝唱。

3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背景】 王维精通佛学,有“诗佛”之称。历经官场的倾轧,觉仕途诡诈, 转而寄情山水,隐居辋川。他与山水为伴,以诗画寄情,生活更为悠闲。

【大意】 连日阴雨,空旷的丛林上空,炊烟缓慢升起,农人已经准备好饭菜,要送给在东面田间劳作的人。 在一片广阔的水田上,白鹭自在地飞行,黄鹂在树荫繁茂的树林中鸣唱。

我已经习惯在山中观赏晨开暮谢的朝槿,采摘新鲜的葵菜,作为自己的斋饭。早已远离尘俗,与世无争,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

【简析】 这首诗, 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诗人山水田园诗中的名篇。

4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背景】 公元824年秋,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途中,经西塞山,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大意】 晋朝王濬受命监造战舰,率军出川,东下伐吴,东吴国运衰败,终被灭亡。 东吴将千丈长的铁链横于江面,阻拦晋军战舰。 在晋军兵临城下时,东吴将降旗插在了石头城上。

感叹东吴灭亡以后,人世间已经历几度兴亡,而西塞山依旧屹立在长江之畔。 从今以后,四海归于一家,过去修筑的堡垒,已经弃置不用,只有芦苇发出凄凉的秋声。

【简析】 诗人怀古伤今,借王濬东征灭吴的事例,揭示了地利不足恃,人的思想决定事物的兴废的道理,并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感慨,寓意深刻,意境苍凉。

5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背景】 李白登临凤凰台,眼前长江滚滚东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想起此地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凋零,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

【大意】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这里悠游,而今凤凰飞走,只留下这座空台,以及奔流不息的长江水。 吴王的宫殿 昔日的小径,如今已被花草所掩埋。 东晋的望族,也成为古墓荒丘,化为一抔黄土。

放眼望去,远处高耸的三山,半落在青天之外,江水也被白鹭洲分隔成两条水道。 总是因为浮云能够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惆怅。

【简析】 这首诗格调悠远,是李白七言律诗中的名作。诗中将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忧时伤世的心情。

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背景】 公元763年春天,流落在四川的杜甫得知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真是欣喜若狂,写下这首千古传颂的名作。

【大意】 剑门关以南忽然传来官军收复冀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这个消息,就惊喜地泪水纵横,洒满衣裳。 回头看向妻子,平日的满面愁容早已消失不见,我随手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美好的日子,我们要放声歌唱,开怀痛饮。这明媚的景色,正好陪伴我们返回家乡。 我们即刻动身,坐船出发,从巴峡穿过巫峡,再穿过襄阳城,马上就能回到故乡洛阳。

【简析】 这首诗情感奔放,节奏轻快,处处透露着“喜”字,爱国情感奔涌而出,酣畅淋漓地抒发作者内心的狂喜,以及急于返回故乡的幸福喜悦之情。

7

利州南渡

唐·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背景】 温庭筠一生仕途失意,终生不得志,做了一个落魄漂泊的才子。这首诗是温庭筠行旅于利州渡江时所作。

【大意】 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曲折的岛岸连接着翠绿的群山。眼看着马鸣舟中,行客扬波而去,有人在渡口的柳荫下休息,静静地等待渡船回归。

船儿经过沙洲,草丛中的群鸥四处惊散,在辽阔的江面上,一只白鹭掠空而飞。谁理解我泛舟追寻范蠡的心意,想来唯有浩渺的江水,可以忘记世俗的心机。

【简析】 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描写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诗情画意的晚渡图,表达了诗人淡泊仕途的归隐之心,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8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背景】 李商隐于十五六岁时,与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所知,因此以诗寄情。

【大意】 相见时很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何况是在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的暮春时节。 春蚕到死的时候,才能吐尽它的丝,蜡烛要燃尽烛芯,蜡油才能完全熄灭。

清晨对镜梳妆,会担忧鬓发变白。夜间吟诵诗篇,应该会感到月光清冷幽寒。这里距离蓬莱山不太远,希望青鸟能做殷勤的信使传书,为我多多探望她。

【简析】 这首爱情诗,立意新颖,表现了爱情中两情相悦、坚贞不渝的感情,凄美而不失优美,为李商隐流传千古的经典佳作。

9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大意】 登上燕台眺望,心中暗暗吃惊,汉家的兵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震天。 远方绵延千万里的积雪,发出肃杀的寒光,边塞的曙光中,高悬的旌旗在半空中猎猎飘扬。

战场上烽火连天,胡地的月亮也掩映在火光之中,渤海之滨云雾缭绕的群山,簇拥着蓟门城。 (我)虽不像班超那样,少年时 就投笔从戎,如今希望能够效仿汉代的终军,自愿请缨,为国效力。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要投身疆场,为国立功的壮志, 意象雄伟阔大, 充满阳刚之美, 振奋人心。

10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大意】 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每一根弦、每一个音节,都令人思念那曾经美好的年华。 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古蜀帝杜宇禅位退隐,国亡身死后化作杜鹃,寄托深沉的哀愁。

沧海明月高照,像是鲛人的眼泪化成的珍珠,蓝田山下的暖阳,使得美玉生出袅袅青烟。 那一份逝去的感情,至今还留在回忆之中,只是在当时感觉只是平常事,如今想起来,内心徒留一份惆怅与迷茫。

【简析】 这首诗精巧华美,多处用典,意境深邃,透露出一种凄迷的美感,历来诗家对此诗有不同的解释。然而,不管怎么解,都能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令人百读不厌。


相关文章

手机打开这个语音翻译器,1秒翻译达99%准确率!

遇到外国人求助,却只会冒出一句 “Can I help you?”写论文、看文献、学外语时的苦恼,谁能懂呢...那不妨拿起这款 “语音翻译王”,依据不同需求选用合适功能,轻松跨越语言障碍!语音翻译王:...

诗词大会导师蒙曼:因一首王维诗被赞,却因“锄禾日当午”被质疑

诗词大会导师蒙曼老师,到底算不算是当代才女?这似乎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早在参加诗词大会之前,蒙曼其实就已经是个文化名人了,在《百家讲坛》可圈可点的表现,让她收获了不少粉丝。不管是讲历史还是讲诗词,...

最美古诗词100首《凉州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所作。是一首边塞诗,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凉州词》是乐府歌词,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如凉州、伊州、甘...

《说文解字》第657课:细说“看”字,“看家本领”的看如何读?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目”部的两个汉字:“睎、看”。在现代汉语中,“看”是高频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看”,尽管常用,但“...

明代大诗人高启诗词集(8)

281小殿珠帘散柳丝,东宫初退讲筵时。不材未敢修封事,把笔闲题应教诗。282牛羊草漫野,大帐天山下。十万控弦儿,闻箛齐上马。283正坐羁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江悬落日犹三尺,风折垂阳定几条。流水入...

好是龙舟竞渡时,在古诗词里看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为高考加油

鼓点激昂,呐喊震天,木桨划破水面,龙舟飞驰如箭,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龙舟竞渡民俗风情画。粽叶飘香,龙舟竞渡,也是将近高考的时候,赛龙舟、争上游,百舸争流,千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