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坐有讲究,古人的坐姿与礼节

zooyong3个月前 (06-24)知识文章50

坐姿与礼节有一定关系,所以古人对坐姿比较讲究。席地而坐大致有三种。一是“趺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二是“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全身形似簸箕;三是“跽”(jì),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腿、脚之上。与尊长或友人交谈,以及在聚会议事、宴会、招待宾客等场合,礼貌的姿式是“跽”坐,且讲究“正襟危坐”。

西汉中大夫宋忠、博士贾谊,有一次听卜者讲解卜筮,这位学问渊博的卜者讲论得顺理成章,宋、贾二人不由肃然起敬,于是“猎缨正襟危坐”,即整理冠带、衣襟,端正地坐好,以示尊敬。而东晋的陶侃则是“职事之暇,终日敛膝危坐”。宋代的司马光平时也是“燕居,正色危坐”。三国时魏国的管宁,50年来常坐一木榻,且跽坐,从未箕踞,以致着膝之处都磨出了深坑。

古人在席子的摆设及入席等方面也有许多礼节讲究。如“席不正不坐”,说的是席在摆设时要与室内四边平行而不斜,否则就不应该坐。席正而坐,体现坐者的端庄,也是一种礼数。《礼记·曲礼上》对入席的礼法有如下规定:“毋躇席,抠衣趋隅”,即入席时,不要从席子的上首即前边踏席越过,应该提起衣裳走向下角进入席位。

“坐不中席”是指席中为尊者独坐时的位置,所以卑者即使独坐也不能居中,而应坐在边上。“异席”,古代一席一般坐四人,如果有五个人,应让长者另外坐席。“敬无余席”,说的是与尊长同坐时,中间不要留较大空隙,应靠近尊长,以便服侍、请教。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10首樱花绝美诗词,岁岁樱花树树春,惊艳了整个春天

—【01】—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五代·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樱花落时,阶前月色愈发清寒。绣帘半卷,熏笼余...

唐诗三百首——凉州词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羌:羌族,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生。...

“春风不度玉门关”小学五年级必背经典古诗词《凉州词》

凉州词(其一)[唐]王之涣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黄河远上白云间,yí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一片孤城万仞山。qiāng dí h...

都整理好了!初中常考古诗词都在这了!

今天整理的是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提前练起来...

你是风儿,我是扇——蔡剑明书、画扇面作品

苏轼《浣溪沙·荷花》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

端午节快要来了,送上三首好诗词!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盼望着在一起吃团圆饭,更是沿用各种习俗盼望着全家上下都四季平安。节日临近时,大人和小孩在一起欢快地包粽子、吃五黄,祭先人、许心愿,有些地方更是赛龙舟、采草药、制凉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