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学习!60个绝美词牌名(美到窒息的词牌名)
1.雨霖铃
别名:《雨淋铃》《还京乐》
来历: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在骆谷听到雨淋銮铃之声,思念杨贵妃,遂命张野狐以此声创作曲名。
2.鹧鸪天
别名:《思佳客》《半死桐》《剪朝霞》
来历:北宋宋祁首创词调,晏殊填词定名,因词中多咏鹧鸪意象得名。
3.菩萨蛮
别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
来历:唐代女蛮国入贡,献《菩萨蛮曲》,晚唐时温庭筠依该曲填词成名。
4.清平乐
别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来历:唐教坊曲,融合汉代"清乐"与"平乐"宴乐,取太平清世之意。
5.鹊桥仙
别名:《广寒秋》《忆人人》《金风玉露曲》
来历:欧阳修词"鹊迎桥路接天津",取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传说命名。
6.一剪梅
别名:《玉簟秋》《腊梅香》《一枝花》
来历:由周邦彦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定名,因咏早梅如剪出得意象。
7.南歌子
别名:《南柯子》《春宵曲》《望秦川》
来历:源自东汉张衡《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指南音歌谣。
8.六州歌头
别名:《桃花水》《宛溪柳》
来历:唐代边塞鼓吹曲,六州指伊州、凉州、甘州、石州、氐州、渭州。
9.行路难
别名:《梅花引》《小梅花》
来历:古乐府杂曲,本述世途艰险,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强化主题。
10.渔家傲
别名:《吴门柳》《荆溪咏》《绿蓑令》
来历:晏殊"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定名,多写江上渔父傲世之态。
11.昭君怨
别名:《洛妃怨》《宴西园》
来历:传王昭君出塞时创调,苏轼首填词咏昭君故事定名。
12.水龙吟
别名:《小楼连苑》《庄椿岁》《丰年瑞》
来历:李白"笛奏龙吟水"句得名,状笛声如龙吟深潭气势磅礴。
13.霜天晓角
别名:《月当窗》《踏月》《长桥月》
来历:首见南宋《全芳备祖》,咏梅词中"霜天角声"意象定调名。
14.临江仙
别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
来历:唐教坊曲原咏水仙仙子凌波事,五代后泛化抒情。
15.蝶恋花
别名:《鹊踏枝》《卷珠帘》《黄金缕》
来历: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诗意,状蝶绕花丛缠绵之态。
16.西江月
别名:《步虚词》《白蘋香》《江月令》
来历:因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一句而得名,咏沧桑月色。
17.虞美人
别名:《一江春水》 《玉壶冰》
来历:项羽宠姬虞姬自刎,后人创曲哀之,李煜词定型此调。
18.沁园春
别名:《寿星明》《洞庭春色》《东仙》
来历:东汉沁水公主园林名"沁园",窦宪夺园事入乐府演为词调。
19.水调歌头
别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
来历:隋炀帝开汴河制《水调》,唐裁截首章"歌头"成新调。
20.苏幕遮
别名:《鬓云松》《云雾敛》
来历:源自龟兹国"泼寒胡戏",胡语"护油帽"音译,唐教坊采入。
21.忆秦娥
别名:《秦楼月》《碧云深》
来历:传李白首制"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咏弄玉萧史故事。
22.醉落魄
别名:《一斛珠》《怨春风》
来历:唐玄宗赐江妃珍珠一斛不受,妃作诗谱曲,李煜填词定体。
23.天仙子
别名:《万斯年》
来历:唐教坊曲原名《万斯年》,皇甫松词更名,咏天台仙娥事。
24.念奴娇
别名:《百字令》 《酹江月》
来历:唐天宝歌伎念奴"声出朝霞之上",玄宗亲制曲彰其艺。
25.采桑子
别名:《丑奴儿》《罗敷媚》
来历:由汉乐府《陌上桑》罗敷采桑故事演化,五代始为词调。
26.定风波
别名:《定风流》《卷春空》
来历:敦煌曲子词已有此调,取平定风波意,苏轼词深化主题。
27.卜算子
别名:《百尺楼》《眉峰碧》
来历:骆宾王作诗好用数字,人称"卜算子",北宋借为词牌名。
28.忆江南
别名:《望江南》《梦江南》
来历: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三阕定名。
29.丑奴儿
别名:《采桑子》 《丑奴儿令》
来历:该词牌名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到了宋朝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和丰富。
30.满江红
别名:《上江虹》《念良游》
来历:或取秋江落日意象,柳永"暮雨初收"首创,岳飞词扬名。
31.浣溪沙
别名:《山花子》《满院春》
来历:春秋西施浣纱典故,取"沙"通"纱",张志和首填此调。
32.永遇乐
别名:《消息》
来历:传唐杜秘书制曲,取"永遇良辰"吉意,柳永创慢词体。
33.青玉案
别名:《西湖路》《横塘路》
来历: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化出,贺铸词定调式。
34.点绛唇
别名:《南浦月》《沙头雨》
来历:江淹"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咏美人,冯延巳首填词。
35.声声慢
别名:《胜胜慢》《人在楼上》
来历:蒋捷“秋声淅沥”定名,李清照“寻寻觅觅”成千古绝唱。
36.相见欢
别名:《乌夜啼》《秋夜月》
来历: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抒亡国哀思,此调遂名扬。
37.减字木兰花
别名:《减兰》《木兰香》
来历:北宋吕温减《木兰花》韵创体,句式参差更宜抒情。
38.踏莎行
别名:《喜朝天》《柳长春》
来历: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诗意,状春草漫行闲适之趣。
39.生查子
别名:《楚云深》《梅和柳》
来历:“查”通“槎”,借张骞乘槎访天河传说,五代始入词调。
40.贺新郎
别名:《金缕曲》《乳燕飞》
来历:苏轼贺友新婚作“乳燕飞华屋”词,取“新婿之喜”定名。
41.风入松
别名:《远山横》《松风慢》
来历:嵇康制《风入松》古琴曲,晏几道首填词咏松涛之声。
42.洞仙歌
别名:《洞仙歌令》《羽仙歌》
来历:传五代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夏夜纳凉制曲,苏轼补谱。
43.满庭芳
别名:《锁阳台》 《满庭霜》
来历:吴融诗"满庭芳草易黄昏"咏春景,秦观"山抹微云"成名作。
44.八声甘州
别名:《潇潇雨》 《宴瑶池》
来历:唐边塞大曲《甘州》摘"歌头"延展,因八韵得名。
45.江城子
别名:《江神子》《村意远》
来历:欧阳炯咏金陵"如西子镜照江城",苏轼开悼亡词先河。
46.破阵子
别名:《十拍子》
来历:唐太宗《秦王破阵乐》军舞曲,晏殊裁截为词牌咏壮烈。
47.阮郎归
别名:《醉桃源》《宴桃源》
来历:东汉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归乡沧桑巨变典故。
48.好事近
别名:《钓船笛》《翠圆枝》
来历:取“好事将临”吉兆命名,宋祁“睡起玉屏风”创此调。
49.醉花阴
别名:《九日》
来历:毛滂“人在翠阴中”咏醉态,李清照“帘卷西风”成典范。
50.更漏子
别名:《付金钗》《独倚楼》
来历:温庭筠词专咏长夜更漏,"柳丝长春雨细"定调式。
51.长相思
别名:《双红豆》《吴山青》
来历:古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白居易汴水流深化。
52.河传
别名:《水调河传》《怨王孙》
来历:隋炀帝开运河制《水调河传》曲,温庭筠创多体词谱。
53.兰陵王
别名:《高冠军》
来历:北齐兰陵王戴面具破敌,唐乐工谱《入阵曲》颂之。
54. 桂枝香
别名:《疏帘淡月》
来历: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咏金陵,取丹桂意象定名。
55.扬州慢
别名:《朗州慢》
来历:姜夔过扬州感金兵劫后荒凉,自度曲"淮左名都"成绝唱。
56.暗香/疏影
别名:《红情》《绿意》
来历:姜夔咏梅自度曲,取林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意境。
57.高阳台
别名:《庆春泽》
来历:宋玉《高唐赋》楚王会巫山神女,"阳台"成情思象征。
58.唐多令
别名:《糖多令》《南楼令》
来历:刘过"芦叶满汀洲"词首句定名,感旧伤怀之调。
59.祝英台近
别名:《月底修箫谱》《宝钗分》
来历:梁祝化蝶传说演化,辛弃疾"宝钗分桃叶渡"定悲情基调。
60.一萼红
别名:《红梅引》
来历:姜夔"古城阴有官梅几许"咏红梅,取初绽花萼意象命名。
来源:砚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