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 唐 ] 颜真卿(劝学唐颜真卿几年级的课文)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写作背景
颜真卿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社会虽总体繁荣,但科举制度竞争激烈,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实现抱负,往往需要通过科举入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社会普遍重视学问和教育,读书风气较为浓厚,然而也有不少年轻人贪图安逸、荒废学业。
颜真卿本人自幼勤奋好学,历经诸多艰辛才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他深知知识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看到一些年轻人不懂得珍惜年少时光,不努力读书学习,便创作了这首《劝学》。他以自身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为出发点,用简洁直白的语言,劝勉男儿们要趁着年少精力充沛之时,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不要等到年老体衰、一事无成时才追悔莫及,旨在激发年轻人珍惜时光、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儿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不知道要早早勤奋学习,到老了才后悔读书太晚。
赏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描绘出一幅勤奋苦读的画面。“三更”和“五更”点明时间,从深夜到凌晨,这是常人酣睡之时,而诗人却强调这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灯火与鸡鸣,营造出一种静谧又充满活力的氛围,暗示着读书人珍惜时光、刻苦钻研的精神。此句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场景,生动地展现出男儿为求知、为学业不辞辛劳的形象,激励人们在年少时就要勤奋努力,莫负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黑发”的年少时期与“白首”的老年时期进行对照。“黑发”象征着青春年少、精力充沛,本应是勤奋学习、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然而年少之人往往不懂得珍惜,贪图玩乐,虚度光阴。等到头发变白,步入老年,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却已力不从心,后悔莫及。这两句诗以质朴而深刻的语言,道出了时间的无情和珍惜时光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告诫人们要趁早勤奋学习,以免将来留下遗憾。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是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