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小学生必读文言文200篇》6.荀子《劝学》

zooyong2个月前 (07-13)知识文章20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y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wéi)之,而寒于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xīng)焉;积水成渊,蛟(jiāo)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一、注释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青,取之于蓝:靛(diàn)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3.跂(qǐ):踮起脚后跟。

4.兴焉:在这里兴起。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5.神明:非凡的智慧。

6.圣心:圣人的心怀。

7.跬(kuǐ)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8.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二、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半途而止。


靛青是从蓼蓝草里提炼出来的,却比蓼蓝草还要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三、知识拓展

战国时期,形成了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学术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这篇论说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专心致志地去实践君子之道。《劝学》是《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原文较长。全文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本篇所选四句,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四、提升练习(后附答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1)吾尝(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不可以已(yǐ)。

(2)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荀子为什么如此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

1.(1)跂(qǐ):踮起脚后跟。

(2)跬(kuǐ)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2.(1)学习不可以半途而止。

(2)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3.荀子之所以非常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不可以已”,是出自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二是从学习方法和态度上来说,学习贵在积累、重在坚持,要有恒心,专心致志。

荀子《劝学》的主张,与今天我们提倡的终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等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学习的核心价值就是为我所用,助力自己的成长。


#暑期创作大赛#


#图文作者打造计划#



相关文章

经典永流传!五部必看修仙网文巅峰之作

前言:在浩如烟海的网文世界里,修仙题材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跌宕起伏的修炼之路,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白月光。从凡人逆袭的步步惊心,到纵横星海的热血豪情;从宏大壮阔的世界观构建,到细腻深刻的角色塑造,修仙小...

十首杏花诗词,惊艳了整个春天

比桃花少一点娇嫩比梨花多一抹红晕比梅花少一份高冷比樱花多一股清新杏花,用独特的气质成为这个春天里不可替代的一抹风景《思帝乡·春日游》【唐代】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

【名著欣赏】《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 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

世说新语:陈仲举——德行楷模,以礼待人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煗。吾之礼贤,有何不可!”【译文】东汉时期的名...

最美端午诗词:粽香飘万里,祝福传四方!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在浓浓烈日中,我们迎来了热烈而欢喜的节日——端午节。端午到,粽子香!炎炎夏日中,因一个香粽入口显得无比清...

好是龙舟竞渡时,在古诗词里看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为高考加油

鼓点激昂,呐喊震天,木桨划破水面,龙舟飞驰如箭,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龙舟竞渡民俗风情画。粽叶飘香,龙舟竞渡,也是将近高考的时候,赛龙舟、争上游,百舸争流,千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