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地脉络梳理十七——看无史宛的双标和胡扯
无史宛大将扁歪之声正式回应本人关于诸葛亮二十八分野中的“南阳”是指“南阳郡”的贴子。看后让人捧腹,笑掉大牙。
(一)扁歪之声说“汉语一词多义”,南阳在“二十八分野中指南阳郡不代表在出师表中也指南阳郡”。
这话说得太好了,同理可得《后出师表》中的“南阳”就算能指宛城,也不能证明《前出师表》中的“南阳”也指宛城。想必偏歪之声是赞同的!
否则,难道“汉语一词多义”在隆中这里有效,轮到你宛城就无效了?无史宛双标大法天下无敌!
再有,谁说“困于南阳”是指宛城?曹操宛城之战就把张绣从宛城赶到穰城投奔刘表,占领了宛城,哪里有困于宛?著名宋代历史学者胡三省记载“困于南阳”指曹操“攻穰为张绣所败”。
“困于宛城”的历史记载在哪里?没有记载就胡扯,就是骗人!
(二)扁歪之声又抛出他造谣理论,说什么隆中属南郡中庐县。为什么说他是造谣呢?
其一,他拿不出任何史料记载,没有依据的言论不是造谣是什么?
其二,本人有充分史料记载证明隆中属南阳郡。
- 一是今立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明嘉靖册封卧龙岗武侯祠的册封碑,明确记载隆中曾属南阳郡。
- 二是今立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明太师李东阳的《重修武侯祠碑记》也明确记载隆中曾属南阳郡。
- 三是南阳历代地方志也记载隆中曾属南阳郡。
本人依据的都是南阳本地史料,都是卧龙岗武侯祠的文物,有理有据。和扁歪之声这种没有任何史料作依据的家伙相比谁更可信?说他是在骗人都是有事实依据的,本人绝不会象扁歪之声一样没有依据就胡说八道。
(三)九年义务教育确实要学,不过要学的恰恰是无史宛大将扁歪之声。为什么呢?本人同样有依据。
根据最新部编版中小学教材,关于出师表躬耕于南阳的注释是:“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再次证明扁歪之声所谓“南郡中庐县隆中”是造谣。扁歪之声还是学好九年义务教育再来吧。哈哈哈哈哈哈
(四)襄阳说衰败?意淫无敌。当初编造“泥嘴镇为中庐县治”的谣言,扁歪之声忘了吗?被我怼到不回应,最后改了假图继续骗人,对我的评论始终避而不答,这就是你说的衰败?对对,躺平装瞎,无史宛就赢了!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