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十问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出师表》“南阳”注释

zooyong2个月前 (07-13)知识文章18

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注释”也是“襄阳说”的“权威结论”,今天就此十问人民教育出版社,希望能够得到回应。

一、2003年“注释”对吗?南阳郡和“南阳”在“今湖北襄阳一带”吗?45000平方公里的南阳郡在685平方公里的南郡襄阳境内吗?同期的医圣张仲景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人吗?

二、2019年“注释”对吗?你们为什么不回应本人的文章《人民教育出版社〈出师表〉“南阳”注释的八大错误》

三、“隐居于隆中”是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吗?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隐居”?隐居的主体是什么?诸葛亮在“南阳”是“布衣”还是当官的?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为什么说“玄卒,亮躬耕陇亩”“躬耕于野”?陈寿为什么不用“隐居”?

四、《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 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诸葛亮能够胜任管理赋税的军师中郎将一职和“躬耕于南阳”有什么关系?

五、“古隆中”不属于南郡吗?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襄阳郡后呢?

六、蜀汉建兴五年(227年)“今天下三分”,诸葛亮做《出师表》时,会把襄阳郡的“古隆中”写成“南阳”吗?蜀汉和诸葛亮不承认襄阳郡吗?刘备为什么委任关羽为襄阳郡太守?

七、诸葛亮在《后出师表》说“曹操“困于南阳”,这里的“南阳”应该如何理解?曹操在襄阳和“古隆中”一带打过败仗吗?

八、南朝宋裴松之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时,为什么没有注释“躬耕于南阳”和“南阳”?当时的“南阳”在哪里?

九、你们为什么修改了2003年的“注释”?2022年“注释”以后会修改吗?应该如何修改?课本应该如何注释“南阳”才能平息两地人民?不注释行不行?

十、2003年“五顾茅庐”是真的吗?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你们后来为什么把《隆中对》移除了课本?

相关文章

糟糠妻回娘家迟迟不肯回来,莽汉给她写首诗,几大文豪都超越不了

五代时期有这样一首诗,一共9个字,不但字数少,而且没有任何典故和高级词,但却风靡千年成网红金句,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只能模仿,却无法超越。写出这样诗句的人,该多么有才。翻遍史料典籍,发现这个人确实不简...

三首极美的春日古诗,春波荡漾,春花浪漫,句句美到人心深处

【1】两道春洲隔水青,桃花万树日冥冥。红衫碧草绿波底,上有浴鸥双白翎。清:黎简《题画》二首其一春水悠悠,眼前是一片清澈的水面,两道青葱的沙洲将水面隔开,它像是翠绿的丝带,轻轻环绕在碧波之上,又像是两块...

都整理好了!初中常考古诗词都在这了!

今天整理的是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提前练起来...

这50篇必背古诗词,难倒一大片初中生,为孩子收藏!

导语诗词默写可以说是我们考试的送分点,只要学生用心背记拿全分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课文里面的古诗词那么多,考试只考一部分,很多学生在考场的时候要不就是想起上句不记得下句,想起下句不记得上句。为了避免这一问...

读《世说新语》: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东汉名士陈蕃

读《世说新语》:欣赏经典句段,品味名言逸事,领略魏晋名士风度原文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

节气 | 白露:燕归又来雁

白09.072021露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秋天的时节就要到了。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