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诸葛亮《出师表》课本注释的一些补充

zooyong22小时前知识文章3

今天重新读完了诸葛亮的《出师表》。

这篇文章是要求初三的孩子背诵的。我还记得,当初我家老大背这篇课文时,那个困难啊,无论朗读了多少遍,就是背不出来。

以下就课本注释中语意未明之处,试着阐述一二。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课本注:【崩殂】指帝王之死。

补充:

礼记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崩者,坠坏之名,譬若天形坠压然,则四海必睹。古之王者登假(“仙去”)也,则率土咸知,故曰崩。

殂,死亡的通称。

因此,“崩殂”是偏义复词,即“崩殂”的义项主要是“崩”字,而“殂”字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课本注:【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补充:《汉语大词典》把“广益”译作“增添益处”,并以此句为例,其释义难明。

广,动词,扩大;益,动词,帮助。直译为“有扩大和帮助的东西”。

其逻辑大概是“弥补过失和疏漏”之后,对于后主而言,必定存有比解决具体问题还更大的好处和帮助,因此,可以转译为“有所启发和帮助”。课本注“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即从此而来。


三、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忧叹:课本未注。

补充:忧叹,同义复词,忧愁。《广雅·释诂》“叹,慯(shāng)也”,慯同伤,忧伤义。《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嘆歎二字,今人通用。依《说文》则义异:歎近于喜,嘆近于哀。”表忧伤的“叹”常和“忧”组合成同义复词。“嘆歎”简化之后,通作“叹”,遂不知“叹”之“嘆近于哀”。


课本注:【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补充:毛,庄稼,五谷。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汉何休注:“墝埆(qiàoquè,土地瘠薄)不生五谷曰不毛。”

四、进尽忠言

尽:课本未注。

补充:坊间《古文观止》一般译作“尽量进献忠言”,或“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这是把“尽”作“完”讲,即“进献完了忠言”,而后转译为“尽量”“毫无保留地”,并且把它们移到动词“进”的前面。

只是,若如此训释,则文字当为“尽进忠言”,而不是“进尽忠言”。

查《汉语大字典》,有“尽”通“进”的义项,训作“呈上”“进奉”,则“进尽”应为同义复词,意为“进献”。


五、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课本注:兴复之【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补充:不太明白课本注释的意思。《汉语大字典》引《类篇》:“效,功也。”一般《古文观止》版本都把“效”直接译作“任务”,少数则直接意译。

若把“效”译作“成功”,则前面的“托”就不能译作“委托”,而应译作“寄托”,即诸葛亮希望后主把北伐的“成功”希望“寄托”到他的身上。还有论者认为此处的“效”字是“事”字。

以上。

相关文章

免费好用的全文PDF翻译工具,推荐给你

介绍对于SCI论文来说,小编推荐的学习方法是生看,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句一句的,跟做阅读理解一样,这样,积累上半年或者一年,基本能实现不依靠翻译工具,就可以大致看懂一篇文章。如果一直依靠翻译软件,则会形...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一句话,出自五代吴越王钱镠给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阡陌间花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隐意是春天都到了,期盼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早日回到身边的急切心情。“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卿卿日常》家书:陌上花开,吾可速速归矣

今天安利一部欢乐神剧《卿卿日常》,讲述的是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姑娘,与新川几位少川主的爱情故事,主打轻喜古偶剧。剧情有点老套,男主能文能武,宠溺护妻,家世好、相貌好、脾气好,女主单纯、善良、呆萌,人设基...

十首经典的春归诗词,满地落花初过雨,一声啼鸟已春归

在时光的悄然流转中,那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春天即将渐渐远去。每一朵绽放的花朵,每一片嫩绿的树叶,都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然而,此刻我们却不得不与这美妙的春天告别,准备迎接初夏那炽热的艳阳。十首绝美的...

五年级下册古诗《凉州词》文本

凉州词[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心思想】《凉州词》这首诗描写边塞的荒凉,表达了戍边士兵久久不得返乡的哀怨乡情。【注释】凉州: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