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诸葛亮《出师表》课本注释的一些补充

zooyong2个月前 (07-13)知识文章16

今天重新读完了诸葛亮的《出师表》。

这篇文章是要求初三的孩子背诵的。我还记得,当初我家老大背这篇课文时,那个困难啊,无论朗读了多少遍,就是背不出来。

以下就课本注释中语意未明之处,试着阐述一二。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课本注:【崩殂】指帝王之死。

补充:

礼记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崩者,坠坏之名,譬若天形坠压然,则四海必睹。古之王者登假(“仙去”)也,则率土咸知,故曰崩。

殂,死亡的通称。

因此,“崩殂”是偏义复词,即“崩殂”的义项主要是“崩”字,而“殂”字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课本注:【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补充:《汉语大词典》把“广益”译作“增添益处”,并以此句为例,其释义难明。

广,动词,扩大;益,动词,帮助。直译为“有扩大和帮助的东西”。

其逻辑大概是“弥补过失和疏漏”之后,对于后主而言,必定存有比解决具体问题还更大的好处和帮助,因此,可以转译为“有所启发和帮助”。课本注“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即从此而来。


三、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忧叹:课本未注。

补充:忧叹,同义复词,忧愁。《广雅·释诂》“叹,慯(shāng)也”,慯同伤,忧伤义。《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嘆歎二字,今人通用。依《说文》则义异:歎近于喜,嘆近于哀。”表忧伤的“叹”常和“忧”组合成同义复词。“嘆歎”简化之后,通作“叹”,遂不知“叹”之“嘆近于哀”。


课本注:【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补充:毛,庄稼,五谷。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之不毛之地。”汉何休注:“墝埆(qiàoquè,土地瘠薄)不生五谷曰不毛。”

四、进尽忠言

尽:课本未注。

补充:坊间《古文观止》一般译作“尽量进献忠言”,或“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这是把“尽”作“完”讲,即“进献完了忠言”,而后转译为“尽量”“毫无保留地”,并且把它们移到动词“进”的前面。

只是,若如此训释,则文字当为“尽进忠言”,而不是“进尽忠言”。

查《汉语大字典》,有“尽”通“进”的义项,训作“呈上”“进奉”,则“进尽”应为同义复词,意为“进献”。


五、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课本注:兴复之【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补充:不太明白课本注释的意思。《汉语大字典》引《类篇》:“效,功也。”一般《古文观止》版本都把“效”直接译作“任务”,少数则直接意译。

若把“效”译作“成功”,则前面的“托”就不能译作“委托”,而应译作“寄托”,即诸葛亮希望后主把北伐的“成功”希望“寄托”到他的身上。还有论者认为此处的“效”字是“事”字。

以上。

相关文章

大山深处的春耕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月15日,在雪峰山里,春耕才刚刚开始。田埂旁的沟渠里哗哗地流淌清澈的山泉,正在耕作的大伯在沟渠里放置石块,将泉水引入到即将开耕的田地里。大伯有好几块水田,他正在一块刚耕好的田地里播撒刚孕育好的秧苗。...

诗词大会导师蒙曼:因一首王维诗被赞,却因“锄禾日当午”被质疑

诗词大会导师蒙曼老师,到底算不算是当代才女?这似乎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早在参加诗词大会之前,蒙曼其实就已经是个文化名人了,在《百家讲坛》可圈可点的表现,让她收获了不少粉丝。不管是讲历史还是讲诗词,...

48首桃花诗词,桃之夭夭,惊艳整个春天!

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艳如少女看诗词人的笔下盛开的桃花早已绚烂了春天赏读48首桃花诗词,与你一起遇见最美的桃花!愿你在这个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里,能如桃花一样绽放华彩,明艳一整个春天!《诗...

十首杏花诗词,惊艳了整个春天

比桃花少一点娇嫩比梨花多一抹红晕比梅花少一份高冷比樱花多一股清新杏花,用独特的气质成为这个春天里不可替代的一抹风景《思帝乡·春日游》【唐代】韦庄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

“春风不度玉门关”小学五年级必背经典古诗词《凉州词》

凉州词(其一)[唐]王之涣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黄河远上白云间,yí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一片孤城万仞山。qiāng dí h...

燕昭王招贤是怎么回事?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燕昭王是个贤明的君主,他算是受任于临危之际,在关键时候能够将燕国复兴,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便在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