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跟着古诗学历史】唐玄宗时期·衡水胜仗

永王李磷被杀,但是,百姓们并不关心皇室的斗争,而只想知道战乱什么时候结束。经衡水一战,朝廷胜了,河南、河北收复了。安史之乱,这场犹如温疫一般扰乱了中原大地的战争终于快要结束了。




历史旅程即将开始



时光机

唐朝


历史向导

杜甫


大事件

衡水胜利


时间简史

安史之乱结束,河南、河北被收复。




大唐

安史之乱接近尾声,朝廷逐渐收复了曾经被叛军占领的土地。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不仅损耗了唐朝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逐渐暴露出各种弊端——藩镇割据、官官专权。在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急转直下,大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此后,唐朝又延续了约150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书童小科普

石壕吏

杜甫的名篇《石壕吏》也讲了一个关于当时战乱的故事。

有一天,杜甫途经石壕村,在一户人家过夜。这户人家家里就剩一对老夫妇,还有他们的儿媳和小孙子,男丁早就已经被抓去服兵役了。这天晚上,有人在门外敲门,老夫妇里的老头儿听到后急忙从后门翻墙跑了出去。

老妇人一边应答着,一边开门。

原来,来的是抓壮丁的官吏。老妇人便说:“家里有三个儿子,都上战场了,前两天一个儿子来信说,他两个兄弟都死了。如今,家里只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还有这个孩子,所以儿媳并未离开,但是家里穷,她的衣服都破得不能穿了。”

官吏仍旧不善罢甘休,最后老妇人被带去做了劳役。

天亮得时候,杜甫要走了,带着一种凄凄复凄凄的悲凉心情,来送他的是那个逃回来的老头儿。

【小书童留作业了】

诗歌读完了,故事讲完了,现在到了思考互动环节,让我们从诗歌和历史故事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杜甫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翔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十分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所以他的作品也被称为“诗史”。

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品有《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小读者们可以找来仔细阅读。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图片来源:转载·来源于网络

音频录制:一鑫、子欣

音频制作:一鑫

编辑:王浩懿

审核:怀楠

监制:张永华 钟晓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



相关文章

苏东坡这首诗,看透生死富贵,渡了世间无数人

每天读一首好诗宋神宗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王安石排挤,故自请出朝,任杭州通判。两年后,苏东坡游杭州九仙山时,听说了一个故事: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主钱鏐一生征伐,骁勇...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一句话,出自五代吴越王钱镠给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阡陌间花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隐意是春天都到了,期盼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早日回到身边的急切心情。“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镠、苏轼与“陌上花开”

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出朝,来到了美丽的杭州(那时候叫临安)任通判。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他在杭州作《陌上花三首》: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忘本。

亲爱的朋友们,第一,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第二,他们在干什么?欢迎留言回答。问这个问题,其实想表达,珍惜食物,杜绝浪费。有了这张,相信各位朋友有自己的答案了。如果没有,说真心话,你需要劳动改造了。看着很...

现在的小说榜单,你看懂了吗?

作为一个资深小说书虫,这么多年,金庸笔下的武侠江湖,路遥勾勒的平凡世界,都像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可最近,当我满怀期待翻开那些榜单上的热门小说时,却仿佛被卷入一个陌生的异次元,满心都是困惑与迷茫。就说那本...

诗词丨48首桃花诗词,桃之夭夭,惊艳整个春天!

来源:唐宋古诗词赏析春天是桃花盛开的季节点点飞红,艳如少女诗词君带你赏读48首桃花诗词,与你一起遇见最美的桃花!愿你在这个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里,能如桃花一样绽放华彩,明艳一整个春天!《诗经·桃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