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小学必背古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大家好,我是小兜。

今天我们来看另一首杜甫的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梓州。

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他流落四川,听到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胸臆直泻而出,遂有了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诗人当时欣喜欲狂、和妻儿手舞足蹈的讲述这一特大喜讯的神情。

这首诗的意思,也如它的字面一样,简单明了,世人一看便知。

译文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杜甫(712—770)唐襄阳(今属湖北)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东北),字子美。杜审言孙。曾居长安少陵,自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开元时,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成忘年交。六载,应玄宗选贤诏,赴京应试,遭李林甫排斥,困居长安十年。后因献“三大礼赋”,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乱起,辗转至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返京后,因上疏援救房琯,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曾往返鄜、华、洛等地。适唐军兵溃相州,遂作“三吏”“三别”等诗。后漂泊至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曾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晚年贫病,携家眷欲北归。大历三年(768)出蜀,闻北乱,转赴南方,病故湘江舟中。诗作揭露社会矛盾与统治集团昏庸腐朽,反映人民苦难均十分深刻,有诗史之誉。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注本甚多。中华书局出版有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陌上花开 钱镠深情艳千古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夫人回家省亲,吴越王钱镠一封九字情书,铺开无限怜爱。今天,我们读到这里,依然能感觉到温暖的包围:春天来了,野花开了,亲爱的,你好慢慢回来了……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此语:艳称千古...

一个男人这样回你消息,很明显,就是在拒绝你了,别再自作多情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消息回复的速度和内容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对另一段关系的态度。当你满怀期待地给一个男人发消息,却遭遇长时间的沉默或敷衍的回应,那种失落和困惑可能会让你陷入自我怀疑。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忘本。

亲爱的朋友们,第一,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第二,他们在干什么?欢迎留言回答。问这个问题,其实想表达,珍惜食物,杜绝浪费。有了这张,相信各位朋友有自己的答案了。如果没有,说真心话,你需要劳动改造了。看着很...

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抖音创作者中心

再说《锄禾》。锄禾日当午,这句诗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阳光炙烤着大地,农民们手持锄头辛勤地耕耘着,他们的汗水如同珍珠般滴落浸湿了脚下的土地。这幅画面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深的辛劳与付出。在当...

如何在网上找到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书籍,和文章内容来充实一下

如何在网上找到契合阅读习惯的书籍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找到契合自身阅读习惯的书籍,能大幅提升阅读体验。掌握以下方法,可助你精准定位心仪读物。明确阅读偏好: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喜好,是想通过阅读科幻小...

30首春花诗词,春风柔,百花开,惊艳了整个春天

春天正当时,阳光刚刚好。花儿也不甘寂寞,统统开放,为大地装点五彩的衣裳。春天了,走,赏花去!桃花,明艳动人;梨花,洁白雅致;杏花:清丽无匹。海棠花、迎春花、玉兰花……每一朵,都灿烂发光。分享30首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