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抄书打卡第四十天

zooyong1周前 (07-05)知识文章6

大家好,我是真的好不想上班~又是没有收益的一天,继续坚持(o﹏o)

今天分享的是唐朝杜牧的《赠别(二首)》

《赠别(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在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红颜知己分别之作。全诗如下:

《赠别(二首)》唐·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姿态美好、体态轻盈只在十三年华,就如早春二月豆蔻枝头含苞未放的花。趁着春风走遍繁华的十里扬州,卷起所有的珠帘也见不到一个美人比得上她。

赏析:此诗着重写扬州一位歌妓的美丽,赞扬她年少貌美。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这首诗虽够不上爱情诗的品位,但它不断被后人引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在艺术上的特色:其一是用了很贴切而新颖的比喻。其二是将她的美艳与带有时令特征的景物紧密相连,渲染了美的气氛。其三是夸张中带有感情的色彩。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欢聚时是那么多情,而今分别似乎无情,只觉得面对离别宴前的酒杯,欲笑不成。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赏析: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歌妓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最后两句以蜡烛垂泪象征别情,赋予蜡烛以人的感情,把惜别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沉,真挚动人。这首诗的前半以无情衬托多情,表达出一腔深情。诗的后半以烛为喻,语意新鲜而又巧妙,所以一直为人传诵。

我是真的好不想上班,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有收获记得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次再会![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分享今日抄书##记录我的2025#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打卡抄书分享# #打卡每日抄书## #抄书打卡每一天# #每天练字分享#

相关文章

苏轼很著名的三首“民歌体”小诗,背后藏一段200年前的爱情故事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给大家分享大文豪苏轼改变民歌写下的三首清新脱俗的小诗。这三首诗渊源来自浙江附近的民歌,而民歌又来自于五代十国年间一个温柔美丽的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路人:老人家,这牛是你家的吗?老人家:借的路人:在那借的。老人家:陶家路人:这地是你家的吗?老人家:租的。路人:在那租的 老人家:陶家。路人:这打的粮食是你的吧老人家:要交租路人:交给谁 老人家:陶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出自李绅的《悯农其二》,详细讲解

李绅以《悯农其二》为农民发声,用短短二十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呼吁我们要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对于我们现代来说,吃饭吃多少做多少,吃多少点多少的呼吁是一样的。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描绘了烈日下农民劳作的艰辛,表达对粮食的珍惜。以下是诗句解析: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场景正午时分,农民头戴草帽,在金黄农...

大山深处的春耕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月15日,在雪峰山里,春耕才刚刚开始。田埂旁的沟渠里哗哗地流淌清澈的山泉,正在耕作的大伯在沟渠里放置石块,将泉水引入到即将开耕的田地里。大伯有好几块水田,他正在一块刚耕好的田地里播撒刚孕育好的秧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忘本。

亲爱的朋友们,第一,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第二,他们在干什么?欢迎留言回答。问这个问题,其实想表达,珍惜食物,杜绝浪费。有了这张,相信各位朋友有自己的答案了。如果没有,说真心话,你需要劳动改造了。看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