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读《孔雀东南飞》

zooyong2周前 (07-02)知识文章5

原文@听水的湖 载于中读App

《孔雀东南飞》一文,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女子: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纵观其事,由其命运结局见其不幸:在封建制度下对姑恶之事,无可奈何。由其貌渐见其才:织素裁衣,习得箜篌,知礼仪,饱读诗书。这一点,于封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中罕见。

诗经有云:“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颌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谦兮,美目盼兮。“这样的美人着实动人,但我对女子之美另有看法。

从《孔雀东南飞》文中不难看出刘兰芝作为才女的修养内涵:忘不了她离开夫家严妆细步,告别婆婆重情重义,对爱情理性……她的知书达礼,外柔内刚,举手投足无不显露才女的气质。刘兰芝、李清照、葵文姬用现代的话说,是经典的知识女性形象:温柔不失原则、理性不失敏感、优雅不失娇媚,睥睨众生以至达到雅致完美的境界。

女性是个美丽的性别。如果刘兰芝能生活在现代社会,那么一个没有封建枷锁的她必是绝世独立的。

现代社会令人佩幕爱恋的女人有两种:美女与才女。美女惊艳众人,生得丽质难自弃,一副天使脸蛋魔鬼身材引来无数前仆后继;才女内敛优雅,也许没有绝佳美貌,但由内而外的气质足以震憾众人。

可惜,世上多美女而少才女。看现代的女子,不得不轻叹,有些让唯美主义心情失落。服装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单调。妆越抹越浓,美丽却越来越淡。饰品越缀越多,心上却越发空虚浮躁。

鲁迅有文《伤逝》,思考了女性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其一需在经济上,人格上独立;其二懂爱情;其三依靠社会进步提高女权。我颇为认同,满足这三点,才会有理想中的美丽女子。

案头灯光闪烁,思绪不断涌来。刘兰芝,李清照,谢道韫,宋氏三姐妹,张爱玲……她们如夜空皎月,出水芙蓉,微风燕子,傲雪梅花,桂影流光……她们纫如蒲苇,柔如柳枝,清如月光,静如湖水,天然无雕饰。

“有脑子的依人小鸟,既有知识又懂享受生活的女孩。也许会用名牌手袋装书,热衷时尚,又崇拜毕达哥拉斯、牛顿、居里夫人的博大精深。”(此文系早年读书随笔,最后一段是当年理想,如今回顾,理想大体没走样,侥幸。)

相关文章

二十四孝之十“行佣供母”

战乱对于每一个人及家庭都是灭顶之灾,下面让我们讲诉一个关于战乱中行孝的事情。“行佣供母”讲述了东汉时期江革。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的故事。江革,(?-535年2月),字休映,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

苏东坡这首诗,看透生死富贵,渡了世间无数人

每天读一首好诗宋神宗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王安石排挤,故自请出朝,任杭州通判。两年后,苏东坡游杭州九仙山时,听说了一个故事: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主钱鏐一生征伐,骁勇...

一个男人这样回你消息,很明显,就是在拒绝你了,别再自作多情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消息回复的速度和内容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对另一段关系的态度。当你满怀期待地给一个男人发消息,却遭遇长时间的沉默或敷衍的回应,那种失落和困惑可能会让你陷入自我怀疑。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

钱镠、苏轼与“陌上花开”

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东坡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出朝,来到了美丽的杭州(那时候叫临安)任通判。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他在杭州作《陌上花三首》: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

苏轼很著名的三首“民歌体”小诗,背后藏一段200年前的爱情故事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引】这一期给大家分享大文豪苏轼改变民歌写下的三首清新脱俗的小诗。这三首诗渊源来自浙江附近的民歌,而民歌又来自于五代十国年间一个温柔美丽的爱...

大山深处的春耕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月15日,在雪峰山里,春耕才刚刚开始。田埂旁的沟渠里哗哗地流淌清澈的山泉,正在耕作的大伯在沟渠里放置石块,将泉水引入到即将开耕的田地里。大伯有好几块水田,他正在一块刚耕好的田地里播撒刚孕育好的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