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跟着古诗词过端午:十首经典推荐

zooyong3个月前 (07-01)知识文章41

五月榴花照眼明,又逢端午忆先贤。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以诗寄情,咏叹龙舟竞渡、粽叶飘香,更追思忠魂屈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下面这十句流传千古的和端午有关的诗句吧!

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 【唐】张建封《竞渡歌》(节选)

赏析:以明媚的五月风光开篇,渲染出节日气氛,常被引用描绘端午时令美景。

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唐】文秀《端午》

赏析:每逢端午,人们总免不了支谈及屈原。这首诗作者开明宗义,点明端午节与屈原的紧密联系,流传千古。

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赏析:作者生动形象描绘了端午佳节的典型民俗:包成双髻的粽子与头戴艾草的装扮,充满生活气息。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赏析: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作者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端午节时的佩饰(五彩丝线、辟邪符箓),色彩明丽,画面唯美。

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赏析:国破身亡如今还留下什么?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屈原以身殉国的感慨,凸显其不朽杰作《离骚》的永恒价值。

6.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宋】张耒《和端午》

赏析:诗人将龙舟竞渡与悼念屈原的悲情紧密联系,点明竞渡活动的深层文化内涵。(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7.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南宋】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辞酬午日》

赏析: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罢了。这句诗写端午节时,诗人诵读《楚辞》以纪念屈原,并感慨时光流逝,意境深远。

8.鼓声劈浪鸣千雷,破浪飞出争先来。

——【宋】楼钥《湖亭观竞渡》(节选)

赏析:这句诗极富动感地描绘了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鼓声如雷,舟行似箭,气势磅礴。

9.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唐·姚合《夏夜宿江驿》(节选,常引用于端午)

赏析:这句放款虽然不是专门写端午,但“角粽香”已成为描绘端午粽香的经典意象,结合渔歌,勾勒出祥和画面。

10.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唐】李隆基《端午》

赏析: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也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诗人以治理国家需贤臣(盐梅调羹喻)与端午宴饮(饮酒)并举,体现帝王视角下的节日与治国之思,立意独特。

以上这些诗句,从怀念屈原,到描绘戴彩线、吃粽子的习俗,再到赛龙舟的热闹,就像端午节的“活历史”,满满都是文化和情感。你记忆最深的是哪句端午诗?让这些穿越千年的“诗香”,陪着我们一起过节,把端午的故事和味道继续传递下去吧!

相关文章

糟糠妻回娘家迟迟不肯回来,莽汉给她写首诗,几大文豪都超越不了

五代时期有这样一首诗,一共9个字,不但字数少,而且没有任何典故和高级词,但却风靡千年成网红金句,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只能模仿,却无法超越。写出这样诗句的人,该多么有才。翻遍史料典籍,发现这个人确实不简...

经典永流传!五部必看修仙网文巅峰之作

前言:在浩如烟海的网文世界里,修仙题材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跌宕起伏的修炼之路,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白月光。从凡人逆袭的步步惊心,到纵横星海的热血豪情;从宏大壮阔的世界观构建,到细腻深刻的角色塑造,修仙小...

人间四月,芳菲满眼,20句春花古诗词,美了心绪,醉了春光

林徽因曾这样赞美她的孩子: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把最喜欢的人比作人间的四月天,可见四月是一个多么美好而繁盛的时节。它不仅有新燕啄春泥的优雅,更...

抄书第一天《世说新语》

抄书第一天,从今天开始抄书《世说新语》。早就买了这本书,一直想读,就是读不下去,借着头天君的活动督促自己抄书,读书。这本书里面的小故事很有意思,小学初中课本选取很多这里面的文章,也有很多试卷在这里面选...

你是风儿,我是扇——蔡剑明书、画扇面作品

苏轼《浣溪沙·荷花》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