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你都知道几首写端午的诗词名篇?

zooyong3个月前 (07-01)知识文章25

粒粒糯米香 片片粽叶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

最诗情画意的民族

每逢节日

文人骚客都喜欢

赋诗填词

表达内心的感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历史上关于端午节

流传下来的有哪些诗词名篇

诗词推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

2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

3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

4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欧阳修

5

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

6

小重山·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舒頔

7

端午三首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赵蕃

8

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权德舆

9

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殷尧藩

10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陆游

11

南乡子·端午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李之仪

12

己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贝琼

13

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汤显祖

14

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刘克庄

15

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

来源: 达州发布

相关文章

20句正能量励志短句,很经典很现实,看完瞬间就哭了

1、今生,已注定你是我无法忘却的深情,时光之远,晓风残月,点点滴滴,你都在我的文字里,在我的思念里。2、雨打花窗,梦回昔往,犹记那年心花怒放,醉美好时光。相爱一场,醉亦无妨,就算今日天涯相望,情长还万...

陌上花开处,最忆是初恋

周末整理“传家宝”,惊喜地发现了一本发黄的笔记本。打开一看,正是我找寻已久、自认为失而不得的“古董”。细细阅读,久违了的两个字跃然纸上——“初恋”!原来“你”还在这里……记忆的阀门一下打开,往事历历在...

人间四月,芳菲满眼,20句春花古诗词,美了心绪,醉了春光

林徽因曾这样赞美她的孩子: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把最喜欢的人比作人间的四月天,可见四月是一个多么美好而繁盛的时节。它不仅有新燕啄春泥的优雅,更...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作者简况】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官宦之家。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

阅读|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全,初一到初三都能用,建议拿去背背

资料转载来源于:读书听课01https://www.toutiao.com/a6805071945650930183/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古诗词曲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古诗词曲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