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那些不为人知的趣事,太有意思啦!
说起《滕王阁序》,那可是如雷贯耳,随便拎出一句,都是文采斐然。不过,这篇神作背后的趣事,知道的人可就没那么多了。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跟《滕王阁序》有关的好玩事儿,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王勃:天才少年 “出道即巅峰”
王勃,那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打小就聪明得不像话。6 岁就能写文章,而且写得有模有样,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周围人都惊掉了下巴,他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直接夸赞他是 “王氏三株树” 之一,这足以证明王勃早年就展现出了超强的文学天赋。
9 岁的时候,王勃更是干了件让人惊叹的事儿。他读颜师古注的《汉书》,读完后竟然写了《指瑕》十卷,专门指出颜师古著作里的错误之处。这要是搁现在,妥妥的 “学霸中的战斗机”,小小年纪就敢于挑战权威,太牛了![此处插入一幅古代书房场景图,一个少年坐在书桌前,认真翻阅书籍,桌上堆满了书卷]
长大点后,王勃一心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脚。麟德元年秋,他上书刘祥道,直陈自己的政见,表明积极用世的决心。刘祥道一看,不得了,这孩子有想法、有才华,直接夸赞 “此神童也!” 第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文章写得绮丽动人,成功引起了唐高宗的注意,皇帝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就这样,王勃 18 岁就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了朝廷最年轻的命官,这简直就是 “出道即巅峰” 啊!
一篇斗鸡文,断送大好前程
王勃在沛王府担任修撰时,深得沛王李贤的欢心。有一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兴,大笔一挥,写了篇《檄英王鸡文》。这文章写得那叫一个精彩,把斗鸡这事儿描述得跟两国交战似的,文采飞扬,让人读得热血沸腾。沛王李贤看了,高兴得不行,这篇文章在斗鸡圈子里也迅速传开,大家争相传颂。
可谁能想到,这篇文章传到唐高宗手里,却惹出了大祸。唐高宗读完,脸色一沉,怒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唐高宗觉得王勃这是在挑拨皇子间的关系,一怒之下,钦命将他逐出长安。就因为一篇斗鸡文,王勃大好的仕途瞬间化为泡影,这转折也太戏剧性了。
滕王阁宴会上的 “抢镜王”
王勃被贬后,四处游历。上元二年秋天,他路过南昌,正好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成,在重阳节这天大宴宾客。王勃也被邀请参加了这场盛会。
阎都督举办这场宴会,其实是有 “小心思” 的。他提前让女婿孟学士准备好了一篇序文,就等着在宴会上让女婿当众诵读,好好出出风头,顺便炫耀一下自家女婿的才学。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心里都清楚阎都督的用意,所以都纷纷推辞,想着把这个 “露脸” 的机会留给孟学士。
可谁知道,王勃这个 “愣头青”,完全没领会大家的意思,也不管这背后的 “剧本”,大大方方地接过纸笔,当众挥笔就写。阎都督一看,脸都气绿了,心说这小子太不懂事了,坏了我的计划。他怒而拂衣去,转入帐后,还教侍者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准备随时 “吐槽”。
一开始,听到王勃写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撇撇嘴,不屑地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听到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他便沉吟不语,心里想着这小子也就那样。可当听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时,阎都督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惊叫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他再也坐不住了,赶忙从帐后出来,站在王勃身旁,一直欣赏到王勃把整篇序文写完。王勃这一 “抢镜” 操作,直接让这场宴会变成了他的个人 “高光时刻”,把原本的主角孟学士都给比下去了。[此处插入一幅古代宴会场景图,众人围坐,王勃在案几前挥笔疾书,旁边阎都督一脸惊叹]
“一字千金” 的传奇
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还意犹未尽,接着又写了一首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写完后,王勃故意在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准备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心里觉得十分奇怪。于是,大家就开始纷纷猜测,这个空着的字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一定是 “水” 字,有人说应该是 “独” 字,众说纷纭,但阎大人听了都不满意,总觉得这些都不是作者的原意。
没办法,阎大人只好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下的字补上来。等追上王勃后,王勃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阎大人心里那个气啊,心说这分明是在敲诈我嘛!可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我也能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说:“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 大家听了都一头雾水,有人忍不住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 王勃笑着解释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大家听后,恍然大悟,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这 “一字千金” 的故事,也为《滕王阁序》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
从天才少年的崭露头角,到因斗鸡文被贬,再到滕王阁宴会上的惊艳全场,以及 “一字千金” 的佳话,《滕王阁序》背后的这些趣事,是不是特别有意思?每一段故事,都让我们对这篇千古奇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家人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滕王阁序》的趣事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