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赏析——爱上古诗词的言简意赅 语近情遥
序言
杜甫的《登高》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将古典诗歌"言简意赅、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这首七律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时代的深沉感慨,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诗词全文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fēng jí tiān gāo yuán xiào āi,
渚清沙白鸟飞回。
zhǔ qīng shā bái niǎo fēi huí。
无边落木萧萧下,
wú biān luò mù xiāo xiāo xià,
不尽长江滚滚来。
bù jìn cháng jiāng gǔn gǔn lái。
万里悲秋常作客,
wàn lǐ bēi qiū cháng zuò kè,
百年多病独登台。
bǎi nián duō bìng dú dēng tái。
艰难苦恨繁霜鬓,
jiān nán kǔ hèn fán shuāng bìn,
潦倒新停浊酒杯。
liáo dǎo xīn tíng zhuó jiǔ bēi。
译文
秋风急促天空高远猿声哀鸣, 水清沙白鸟儿盘旋飞回。 无边落叶萧萧飘下, 不尽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秋时节常为客, 晚年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历尽艰难苦恨白发日增, 困顿潦倒新近戒了浊酒。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首联"风急天高"等六组意象,勾勒出深秋的苍凉景象。颔联"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一俯一仰,拓展出无限时空。后四句由景入情,"万里"写空间之远,"百年"言时间之长,"艰难苦恨"道尽人生感慨。全诗对仗工整,格律精严,语言凝练,意境雄浑,将个人身世之悲与家国命运之忧完美结合。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小贴士
1. 此诗作于767年秋,杜甫56岁,在夔州(今重庆奉节)
2. 诗中"猿啸哀"反映三峡地区特有景象
3. "万里悲秋"八字包含四层意思,极为凝练
4. "繁霜鬓"形象写出白发日增的衰老
5. "新停浊酒杯"指因肺病戒酒
6. 此诗八句皆对,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
7. 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