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寸草心与鬓边霜_寸草心是什么诗

zooyong3周前 (08-24)知识文章13

案头的台历又薄了几页,窗外的梧桐叶落了满地。每逢此时,总想起王维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是这思念里,常裹着几分中年人的惶惑——父母老了,我们该递上存折,还是捧出光阴?

小区里的张老太总爱在午后搬把藤椅坐在楼下,阳光穿过她花白的头发,在地上织出稀疏的网。“闺女又寄钱了,”她摩挲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声音洪亮得能惊动整个单元,“说让我请个钟点工,别累着。”可话音刚落,她就会望着楼道口发愣,直到暮色漫过脚背。我总想起白居易那句“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她记不住刚吃过的药,却能准确说出子女下次可能归家的日期,尽管那个日期早已被改了又改。

街角的老李头家却总飘着饭菜香。儿子在本地开餐馆,每天关店后都带着剩菜过来,陪他下盘棋。“爸,这月盈利不错,您拿着。”棋子落定的间隙,儿子总会往他兜里塞个信封。老李头推让着,手指却已把信封捏出了褶皱。“养儿防老”的老话在这时碎成两半,一半是烟火气里的陪伴,一半是物质补偿的歉疚。就像杜甫写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子女以为寄去的是安稳,父母念着的却是身边的暖。

前几日在医院遇见周教授,他正对着病历本叹气。退休工资足够请护工,可他总在输液时攥着手机等电话。“孩子们在国外搞研究,忙。”他笑着摆手,眼角的皱纹却像积了雪。我忽然懂了李商隐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些年轻时在课堂上意气风发的故事,那些藏在书架缝隙里的往事,原是需要听众的。钱包再鼓,也填不满空荡病房里的寂静。

可陪伴竟成了比黄金还贵的东西。我们总说“来日方长”,却忘了朱熹那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父母的光阴尤其经不起等,一个视频通话被工作打断三次,一次周末探望被临时会议冲掉,所谓的“高质量陪伴”,不过是把亲情塞进压缩袋,抽干了那些琐碎的温暖。就像王安石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计算着归期,却算不清父母鬓角又添了多少白发。

更让人无奈的是,当父母躺在病床上,才惊觉“床头尽孝”四个字有多沉重。邻居家的王哥曾在ICU外瘫坐一夜,他给父亲买了带电梯的房子,却不知道老人什么时候开始走不动路。“钱能买最好的药,买不回他记起我的瞬间。”他红着眼说。这场景多像辛弃疾笔下“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所有的悔恨都被咽进喉咙,只剩满地月光,照着未说出口的“对不起”。

重阳节那天去公园,见一对老夫妻在教孙辈念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孩奶声奶气的声音惊飞了枝头的麻雀。老人笑着拍手,眼角的笑纹里盛着阳光。忽然明白,父母要的从不是二选一的答案。他们既需要“岁晚归南山”的安稳,也需要“儿女罗酒浆”的热闹;既盼着我们能“达则兼济天下”,也念着“柴门闻犬吠”的寻常。

就像苏轼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金钱是生存的底气,陪伴是生活的温度。别等到来年清明,才对着墓碑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趁此刻风还暖,日还长,把未说的话攒成陪伴,把该尽的孝酿成日常。毕竟,父母的衰老从不是突然降临的海啸,而是一点一滴的潮退,等我们惊觉时,露出的已是满滩遗憾。

相关文章

50句藏在诗词里的春和景明,写尽春华,超适合3月置顶朋友圈!

编辑 | 柳色黄小红书插画师 | 北山有杨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最爱早春时分,一切朦胧而可爱。生命在泥土里酝酿,一抬头,便是无限春风。虽然春天还未正式来临,但早樱、油菜花和荠菜花便早早报了春讯。创作的欲...

五年级下册古诗《凉州词》文本

凉州词[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心思想】《凉州词》这首诗描写边塞的荒凉,表达了戍边士兵久久不得返乡的哀怨乡情。【注释】凉州:古西北首府,六朝古都...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豪情与战争的残酷,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典型风格。 诗句赏析:1. **“...

燕昭王招贤是怎么回事?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燕昭王是个贤明的君主,他算是受任于临危之际,在关键时候能够将燕国复兴,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便在时代的...

收藏!小学初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近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发布,其中列出义务教育阶段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名单以及义务教育课内外推荐读物的建议内容。戳图转给学生和家长!(首都教育)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