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天降大任于“斯人”?还是“是人”?网友吵翻了,人教社回应了

zooyong4周前 (08-19)知识文章1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相信许多人对这段出自《孟子告子下》的经典语句都耳熟能详。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其中 “是人” 还是 “斯人” 的争论,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争议的源头主要来自于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一些 “70 后”“80 后”“90 后” 纷纷表示,自己当年所学的课文中,明确写的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且印象深刻,在背诵时也是如此记忆。甚至有人翻出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笔记本,上面清楚地记录着 “斯人” 版本。但与此同时,也有大量证据表明,现行的统编教材以及众多权威古籍版本,均采用的是 “是人” 的表述。

在流传下来的众多《孟子》版本中,无论是唐宋时期的刻本,还是明清时期的精校版,绝大多数都记载为 “是人”。例如南宋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对儒家经典的重要阐释之作,其中对《孟子》这一篇章的注释中,采用的就是 “是人”。清代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这一版本被公认为是对古代经典最为精善的校勘本之一,其中《孟子注疏》部分同样是 “是人”。

对于究竟是天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后来人教社也是做出了回应,并说道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那么究竟是用“是人”合理,还是“斯人”合理呢?从训诂学的角度分析,“是”在古汉语中常作为指示代词,有“这”“这个”的意思,“是人”即“这个人”,在语境中指代将要承担大任的人,表意更加清晰合理。而“斯”虽然也有“这”的含义,但在《孟子》原文的语境里,其实“是人”更能契合原句的逻辑。

那么,“斯人” 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有学者推测,可能是由于古代书籍的传播主要依靠人工抄写,而在抄写过程中,可能因为笔误等原因,将 “是” 写成了 “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错误的版本在一定范围内流传开来。另外则是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在引用这一经典语句时,也可能采用了 “斯人” 的表述,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传播范围,加深了人们对 “斯人” 版本的印象。

此外则是人们在回忆信息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情感、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倾向于选择那些更符合自己认知习惯,或者更具“美感”的表述。相比“是人”,“斯人”在音韵上确实更加朗朗上口,也给人一种文雅、古典的感觉,这可能也是很多人更容易记住“斯人”的原因之一。

写到最后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场关于 “是人” 还是 “斯人” 的争论,无疑也是一次对经典文化的重新学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我们不能因为一些集体记忆的偏差,就随意篡改经典。所以大家以后在传播经典文化时,一定要保持严谨的态度,避免以讹传讹。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一句话,出自五代吴越王钱镠给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阡陌间花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隐意是春天都到了,期盼同甘共苦的糟糠之妻早日回到身边的急切心情。“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10首樱花绝美诗词,岁岁樱花树树春,惊艳了整个春天

—【01】—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五代·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樱花落时,阶前月色愈发清寒。绣帘半卷,熏笼余...

四年级上册古诗《凉州词》文本

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心思想】《凉州词》这首诗描写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注释】凉州词:唐...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以豪迈的笔调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豪情与战争的残酷,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典型风格。 诗句赏析:1. **“...

初中语文必备古诗116篇!暑假抓紧背完,开学你的古诗词就厉害了

初中语文必备古诗文116篇!暑假抓紧背完,开学你的古诗词就厉害了...

都整理好了!初中常考古诗词都在这了!

今天整理的是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大家可以收藏起来提前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