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文章 > 正文内容

抄诗小记:005|卢纶《塞下曲.其二》

zooyong1个月前 (08-07)知识文章11


本文古诗内容属于公共文化遗产,注释解析由笔者综合《唐诗三百首注疏》(章燮注)、《唐诗鉴赏辞典》等权威资料原创整理,引用典故均已标注出处。文中插图源自公共文化领域/CC0协议历史艺术作品,系为学术传播目的使用。

【随记】‘

按序漫抄《唐诗三百首》,得闲提笔,续写诗间,字拙心诚,与君共品千年诗韵。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注释】

1. 塞下曲:唐代乐府题,源自汉《出塞》《入塞》曲

2. 草惊风:用"风从虎"典故,暗示猛虎潜伏。

3. 引弓:拉弓准备射击。

4. 平明:天刚亮时。

5. 白羽:箭尾白色羽毛,代指箭。

6. 石棱:石头棱角,《汉书·李广传》载李广射石典故。

【译文】

幽暗山林疾风惊动野草,将军夜巡拉弓警惕戒备。

天亮后寻找射出的箭矢,发现箭头已深陷石缝中。

【赏析】

此诗借汉代李广典故,塑造唐代边将英武形象。前两句以"暗林""惊风"营造紧张氛围,后两句通过"箭没石棱"的戏剧性转折,既表现将军神力,更暗喻戍边将士的忠勇精神。

卢纶善用浓缩叙事,二十字中完成场景转换(夜间到黎明)和情节反转(射虎变射石),堪称"边塞诗微型小说"。末句尤见功力,留白手法让读者自行想象将军发现箭矢时的震撼。

互动:

  1. 诗中"白羽"与"石棱"的视觉对比,如何体现唐代边塞诗"刚柔并济"的美学特征?
  2. 唐人边塞诗普遍存在"以汉喻唐"现象,从本诗对李广典故的改写中能解读出哪些时代政治隐喻
  3. 在高压工作环境中,如何借鉴诗中"林暗草惊风"的敏锐感知力来提升应变能力?

#唐诗三百首 #手写漫行 #诗间拾遗

3月13于东莞厚街

相关文章

收藏!统编语文教材1-6年级112首古诗词来了

经典一刻统编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囊括了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的大量诗文。这使孩子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112首古诗词,赶紧收藏转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

节气 | 白露:燕归又来雁

白09.072021露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白露,意味着一年之中最秋天的时节就要到了。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太阳归山,气温...

杭州这个班家长集体发朋友圈!晒出期末成绩单被赞爆!网友:第一遍没看懂,第二遍惊了

你能想到,下面这些“古文”都是一位小学老师给孩子们写的期末评语吗?“楼氏女小语,善绘,好助人,玲珑心者也。”“卿之性情,温和淡雅,思维活跃,不可小觑。”“相聚一载,识君之乐观,遇忧难之事,可一笑而过;...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新编。在那古老的庐江府,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故事如一首凄婉的长歌,久久回荡。1. 焦仲卿是庐江府的小吏,为人正直且深情,他与刘兰芝相识于微时,两人一见钟情,不久便喜结连理。婚后他们夫妻恩爱,...